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形象大于思维”:郑晓龙分享影视创作经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形象大于思维”:郑晓龙分享影视创作经验

引用
公众号
10
来源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20A09OM700
2.
https://news.sohu.com/a/845920408_122066679
3.
https://news.qq.com/rain/a/20240722A06UT200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KLR6A90537JRPN.html
5.
http://www.xinhuanet.com/ent/20240122/acfc39d3ab4942f2b5397fe89b532520/c.html
6.
https://news.sohu.com/a/844028809_121924583
7.
https://www.sohu.com/a/846361911_122006510
8.
https://news.qq.com/rain/a/20240515A0AU3U00
9.
https://news.qq.com/rain/a/20241215A067QR00
10.
https://news.sina.cn/2024-01-11/detail-inacaxhi5789032.d.html

近日,著名导演郑晓龙在北京文化论坛上分享了他在影视作品中塑造历史人物的经验。从《功勋》到《甄嬛传》,郑晓龙强调“形象大于思维”,通过深入挖掘人物的精神内核和平凡中的不平凡,使历史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和立体。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通过跨文化的共情能力走向国际舞台。郑晓龙的新作将继续探索如何用影视手段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令人难忘的历史人物形象。

郑晓龙表示,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中国影视产业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影视创作者要思考如何通过影视作品展现中国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风貌。郑晓龙强调,影视作品的核心在于故事,要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影视精品,就必须讲好中国故事,特别是要讲好中国人的故事。

在谈到如何塑造中国故事时,郑晓龙引用了文艺理论中经常被提及的一句话“形象大于思维”。他认为,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能够深入人心,让观众从中体会到各种各样的思维。他举例说,《红楼梦》之所以成为经典,正是因为曹雪芹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使得该作品成为大浪淘沙后被留在人类文明史上的精品。

在创作电视剧《功勋》时,郑晓龙就要求所有主创人员看大量的文字和影像资料,去功勋人物曾经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走访,找到每个功勋人物的职业特点、性格特征,和所处时代的不同,努力抓住每个功勋人物的精神内核。特别是在塑造袁隆平、屠呦呦等英模人物时,郑晓龙强调要还原他们的普通人身份,忠于他们生而为人的情感,也忠于时代真实的逻辑。

人物创作的同时,郑晓龙还强调了传递中国价值观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树立文化自信,就要注重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与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共通性、共融性。他回忆起改编《甄嬛传》的经历,创作团队将作品的价值观定位在批判和揭露封建婚姻制度的腐朽和残酷上,这为该剧的国际传播提供了价值纽带。

“这种跨文化的共情能力,正是中国影视作品得以走上国际舞台的关键。”郑晓龙说,《甄嬛传》走红很大程度上是以思想的穿透力赢得了生命力,进而提升了影响力,并通过剧中服装、礼仪、建筑、饮食、音乐等各种元素,多方面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彰显中国风范。

郑晓龙表示,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影视文化承担了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展现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他呼吁广大影视创作者要共同努力,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核融入影视创作中,打造出能够代表中国走向世界的优秀作品。

文、视频|记者 王莉
图|北京文化论坛组委会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