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三七“生打熟补”功效强,孕妇禁用儿童慎用

创作时间:
2025-01-21 18:32:5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三七“生打熟补”功效强,孕妇禁用儿童慎用

三七,别称田七,是我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具有止血、散血、定痛的功效。生三七适用于跌打损伤、心血管保护等,熟三七则更适合补血养血。但服用时需遵医嘱,孕妇禁用,儿童慎用。

三七的名称由来

关于三七的名称,还得从世居云南文山的苗族说起。居住在山头的苗族祖先,擅长狩猎,在狩猎过程中若遇到外伤出血,他们便会将一种野生植物嚼烂敷于外伤出血处,伤口就如漆粘物一样被封住,出血就止住了。苗族的祖先将这种野生植物叫做“chei”。苗语的“chei”是和山上一种叫“山(shān)漆(qī)”的树发音相同,因“山(shān)漆(qī)”与“三(sān)七(qī)”谐音,在流传中便被记作“三(sān)七(qī)”。

此外,明代《医门秘旨》记载:“三七草——七叶三枝,故此为名。其根类香白芷,味甘气辛,温性微凉,阳中滋阴,散血凉血,治金疮刀斧伤立效。又治吐血崩漏之疾。边上将官宝之为珍。如有伤处,口嚼吞水渣敷患处即安。血症之奇药也。”由此可知,三七在明代已经广泛运用。

李时珍将三七的功效概括为“止血、散血、定痛”,后世皆从其说。《玉楸药解》记载三七能“和营止血、通脉行淤,行淤而敛新血”。至于三七的补益作用,《本草纲目》未提及。

但是,在云南民间广泛流传三七“生打熟补”,一直将熟三七炖鸡、三七蒸血鸽、三七蒸鸡蛋等作为三七的补益应用。那么这种说法究竟有没有道理呢?

三七“生打熟补”

随着科学技术蓬勃发展,对三七化学成分、药理和临床应用的深入研究,“生打熟补”的用法也被证实是三七独特药理性质的体现。

“生打”指的是未经过任何热加工处理的三七根部直接研磨成粉或切片使用。在这种形式下,三七中的总皂苷含量最高。三七总皂苷能够抑制血小板黏附与集聚、减少炎症介质的生成和释放、抗血栓形成,同时具有降低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改善微循环等药理作用。这些特性使得生三七尤其适用于治疗各种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及心血管保护等情况。通过直接作用于血液系统,生三七可以快速达到止血和消炎的效果。

相比之下,“熟补”是指将三七经过蒸制、烘焙或其他形式的热处理后使用。这一过程不仅改变了三七的物理形态,更重要的是,热处理过程中高温作用会导致三七中部分活性成分,尤其是总皂苷发生变化或分解,从而降低其活血化瘀的强度。同时,热处理促进了三七中多糖等其他成分的释放或结构变化,这些成分对人体有着良好的补血、养血作用,能够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因此,熟三七的活血化瘀作用较生三七弱,补血补虚等作用则增强,更适合于长期调养、补血理血及增强身体抵抗力的需求。

“生打熟补”这一传统智慧不仅体现了中医对药材性能深入的理解,也为现代医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探索方向。

生熟吃法不同

生三七

  • 加工方法:干燥后的三七主根直接加工成的粉。
  • 主要功能:止血化瘀、降血压、降血脂。
  • 功能主治:跌打瘀血、外伤出血、产后血晕、吐血等血症、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
  • 生吃方法:温开水送服即可,用作日常保健,每次2-5克,一日两次。

熟三七

  • 加工方法:将三七与菜油一起放入锅中,温火加热至三七变黄,即可捞起。(标准熟三七是通过符合标准的现代蒸制工艺来完成的。)
  • 主要功能:补血、养血。
  • 功能主治:用于身体虚弱、食欲不振、神经衰弱、过度疲劳、失血、贫血等;熟三七粉对手术后的患者和女性痛经等妇科病有很好的效果。
  • 熟吃方法
    1. 可用鸡肉炖或肉汤冲服。每次3-5克。
    2. 红糖、当归熬汤,待当归熟后放入酒酿,打入两个鸡蛋,待鸡蛋熟后放入熟三七粉后起锅即食。

三七的服用禁忌

  1. 不可过量,用于日常保健,每天1~3克。
  2. 10岁以下儿童不宜服用。三七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10岁以下儿童自身免疫力还没有发育完善,长期服用可能会影响自身免疫力的发育。
  3. 孕期不宜服用,以免扰动胎气。
  4. 在服用当日,应忌食蚕豆、鱼类及酸冷食物。
  5. 血虚无瘀者忌服,血虚、血热妄行者禁用。
  6. 女性月经期间慎用。

温馨提示:三七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就是同时具有活血和止血的功效,服用时请遵医嘱。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