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自燃防范指南:这些征兆要当心
车辆自燃防范指南:这些征兆要当心
正值第33个全国消防日之际,全国各地正积极开展“119”消防宣传月活动,今年的主题是“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在各类消防安全问题中,车辆自燃是一个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议题。据统计,每年因车辆自燃引发的火灾事故屡见不鲜,不仅造成财产损失,还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因此,了解车辆自燃的前兆和预防措施,对于保障行车安全至关重要。
自燃前兆:早发现,早预防
车辆自燃并非毫无征兆,细心观察可以提前发现潜在风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自燃前兆:
异味:车内出现烧油、烧塑料或烧橡胶的异味,这可能是电路系统出现问题的信号。例如,电线老化、破损导致电流过大,局部过热,进而引发绝缘层燃烧;又或是某个电器元件故障,长时间通电发热,开始冒烟烧焦。
烟雾:汽车内部出现烟雾,尤其是在发动机舱内,这通常是自燃的前兆。如果发现烟雾,应立即停车并关闭引擎。
温度异常:汽车的散热系统出现故障或者冷却液泄漏时,汽车的温度可能会持续升高。此外,如果轮胎温度过高或有气泡,也可能是自燃的前兆。
电气系统故障:汽车电路出现问题,如短路等,可能导致汽车局部过热。例如,启动开关由于触点烧结而发生熔焊,起动机开关无法释放,造成起动机发热起火。
仪表盘警告灯:当汽车的某些系统出现异常时,仪表盘上的警告灯会亮起。例如,如果燃油系统出现故障,燃油指示灯就会亮起。
动力系统异常:汽车的动力系统如果出现异常,如突然加速或失去动力等,可能是汽车某个部件过热,也可能是汽车自燃的前兆。
预防措施:安全驾驶,从细节做起
预防胜于救灾。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预防车辆自燃的措施:
定期检查油路电路:养成定期检查发动机油路电路的习惯,如果发现线路出现明显破损,应及时到专业的维修保养店进行修复。定期检查车辆是否有燃油、刹车油、机油或其他液体发生渗漏以及线路是否有老化、受损等现象。
规范用车习惯:
- 避免车辆进行劣质改装:劣质改装可能导致线路老化、过载、短路、接触不良或磨损“搭铁”的问题。“搭铁”处能够产生非常大的热量,导致与油漆、泄漏的汽油、易燃物品等接触而自燃着火。
- 停车时选择合适的地点:避免车底有易燃物,将很容易被三元催化装置点燃,从而导致车辆起火自燃。尽量不要让车辆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可能会加速车辆橡胶部件老化,增加自燃风险。
- 不要在车内放置危险品:打火机、防晒喷雾、碳酸饮料、车载香水等。这些东西受热易膨胀;花露水、酒精等,挥发会产生易燃气体;老花镜、瓶装水等有凸透镜效果的物品,聚光发热易引燃车内可燃物;充电宝、手机等电子产品,高温下电池易发生鼓包,有爆炸危险。
关注车辆状态:如果在行驶中闻到车内有异味,或见到机罩盖边缘缝隙处和仪表台附近冒烟,应迅速靠边停车熄火,对车辆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如车辆起火可选择灭火或拨打119求助。
配备灭火器:车内应常备灭火器,并学会正确使用。灭火时要保持一定距离,车辆在自燃的瞬间可能会产生小范围的爆炸。
选择正规维修厂:定期给车辆轮毂进行保养,确保无老化或漏电现象。清理发动机舱,避免积聚易燃物。
关注技术进步:以智己汽车为例,其采用宁德时代开发的准900v电池包,电芯采用三元锂6系中高镍单晶高压高倍率电芯,并使用气凝胶和psg相变超材防火墙等航天级材料,有效防止电芯起火或过热。此外,还配备了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为驾驶者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结语:防患于未“燃”,安全你我他
消防安全,人人有责。预防车辆自燃,不仅关乎个人安全,也关系到他人和社会的安全。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入手,养成良好的用车习惯,定期检查车辆状况,不私自改装车辆,不存放易燃物品,让每一次出行都更加安全、放心。记住,预防胜于救灾,让我们共同努力,筑起消防安全的坚固防线,守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