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自然保护区里的珍稀物种守护战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23:0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自然保护区里的珍稀物种守护战

在广东惠东县的乌禽嶂,一场关于中华穿山甲的保护战正在悄然展开。这片森林覆盖率高达72.4%的自然保护区,如今已成为36种珍稀动物的安居之所。然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盗猎和栖息地破坏的重灾区。是什么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生机?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希望的故事。

01

从猎人到守护者:创新保护模式的惠东样本

2018年底,惠东县宝口镇的一处电站工作人员在乌禽嶂发现了一个神秘的洞穴。经过1个多月的红外线相机监控,一个令人惊喜的身影出现在画面中——中华穿山甲!这一发现,拉开了惠东全力保护中华穿山甲的序幕。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生灵,惠东县创新性地建立了民间参与管理的社区保护地模式。佐坑村村民徐祝多就是这一转变的见证者。曾经的他,是山林里的猎人,而现在,他已成为一名专业的护林员,每天穿梭于山林之间,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小精灵”。

02

大熊猫的重生:从1100到1900的保护奇迹

如果说中华穿山甲的故事展现了保护工作的可能性,那么大熊猫的保护成就则是一个全球瞩目的奇迹。从20世纪80年代的约1100只,到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时的近1900只,这一增长背后凝聚了多少人的努力和智慧。

2021年,横跨川陕甘三省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将大熊猫栖息地的受保护面积从139万公顷扩大至258万公顷。不仅如此,国家林草局还聚集了院士牵头的全国大熊猫科研优秀团队,推动创建大熊猫等濒危动物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为野外种群的恢复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03

严防死守:打击盗猎与保护栖息地的双重战役

在四川老君山自然保护区,一场“冬巡”行动正在紧张进行。巡护队员们不仅要向周边群众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还要深入保护区收集非法侵占或破坏林地的线索。这是他们本年度的第三次专项行动,全周期守护着这片生态净土。

而在更遥远的新疆阿尔金山、青海可可西里和西藏羌塘三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场更大规模的联合执法行动正在展开。2500多公里的行程中,执法人员重点查控非法采矿、非法猎捕野生动物、非法探险、非法穿越等活动。自2010年起,三大保护区建立了“四联”工作机制,让跨区联合巡护执法成为常态,有效保护了这片地球上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群。

04

科技赋能:数字创新引领保护新篇

在保护珍稀物种的战场上,科技正成为最有力的武器。通过卫星追踪,科学家们能够实时监测受威胁动物的活动轨迹;利用大数据分析,保护区管理者可以精准绘制野生动物迁徙和土地使用地图,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的致辞中指出,数字技术如果负责任、可持续、公平地加以利用,可实现保护工作的更新换代。但数字技术只是我们的一种工具,而不是万能解药。我们仍需要国家、公司和个人协同努力,帮助将世界上的野生动植物从灭绝边缘拉回来,建立一个公正、可持续的未来。

05

共同守护:为子孙后代留下绿色家园

自然保护区不仅是珍稀物种的避风港,更是生态保护的重要战场。在这里,大熊猫、金丝猴、鲸鱼等珍稀物种得到了精心呵护。通过野外巡护、科学繁育等多种手段,这些物种的数量逐渐回升。然而,盗猎、栖息地破坏等问题依然严峻,我们需要更多人的参与和支持,共同守护这片生命的绿洲。

保护珍稀物种,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让我们携手行动起来,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生机勃勃的绿色世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