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子弟守皇陵:清朝守陵人的生活与变迁
八旗子弟守皇陵:清朝守陵人的生活与变迁
守陵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守护陵墓,更是一种信仰的传承。在清朝,守陵人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历史变迁,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独特的历史画卷。
守陵人的职责与选拔
守陵人的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他们不仅要防止盗墓贼的入侵偷盗,还要在当朝皇帝来皇陵祭祖的时候负责准备祭祀的贡品以及皇陵的日常维护。
守陵人的选拔标准非常严格,仅从八旗子弟中挑选,这些人一般要具备过硬的身体素质,在面对盗墓者或者是擅闯者时,至少要有将他们擒住的能力,所以,守陵人一般都会武功。当时的大清律法规定,如果有人敢靠近陵墓400米以内的范围,这些守陵人有资格将他们射杀。
守陵人的待遇与生活
朝廷给守陵人的待遇是相当丰厚的,在清西陵建立之后,朝廷就开始为守陵人们设置各种各样的机构专门为他们服务,比如面匠、酒匠、糖匠等等很多琐碎的小东西。
但是,守陵人也有他们的苦恼,他们不能跟外界有任何的接触,基本上是与世隔绝的境地。他们这些人,在这项工作上基本上一干就是一辈子。如果他们的后代传承了上一辈的技术,也会延续下去。
在陵墓附近,一般建有大规模房屋,以提供守陵人居住,在那些工匠们来到这里之后,也会分发给他们一批房屋和土地,之后,他们那些人也开始过上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为了方便这些人的子女接受教育,清政府还专门成立了学院机构,除了让他们学习文化之外,他们平时还要学习怎样守护陵墓以及很多关于祭祀的内容,以便于“子承父业”。
清朝灭亡后的守陵人
在大清朝灭亡之后,守陵人的管理方面越来越混乱,有很多人离开了皇陵,有一些人则选择了留下。
根据当时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的约定,留下来守陵的那些人,一切开支都由民国政府承担,但是,相比清朝还在的时候显然少了很多。
后来也有人说有一些地方的村子原本是守陵人家族生活的村落,就是守陵人的后代,河北著名的忠义村就是其中之一,现在他们仍然守在这里,依靠的完全是信念。
不过如今的忠义村已经发展成了旅游景点,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前来参观,这里的居民也因此过上了比较富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