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养生还是伤身?中医解读饮用利弊
咖啡养生还是伤身?中医解读饮用利弊
随着咖啡文化的流行,咖啡似乎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当代年轻人的日常饮品,是一种时尚,也是一种享受。但每个人对喝完咖啡后的感受和反应却不尽相同,有的人喝完神清气爽、精神抖擞,但也有人喝完后会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那么,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咖啡到底是养生还是伤身呢?
咖啡的果实外形是红色的,里面的果胚就是我们食用的咖啡豆,豆子的形状很像人体肾脏的形状,生豆是白色的,酸中带涩,经过烘焙后会变成深褐色或黑色,带有焦苦味,并有芳香之气。
因此,根据中医理论,豆子的外形和黑色均属肾,苦为火味入心,红色也属心,酸化阴入肝。而烘焙的过程就跟中药炮制的过程一样,焦炒会让咖啡的性味偏向温热,且往往具备健脾消食之效,类似于中药中的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等。
归纳一下,咖啡的中医属性大致如下:
- 性味:性温;味苦、酸、涩。
- 归经:心、肾、脾、肝经。
- 功效:提神醒脑、温阳化气、健脾燥湿。
提神醒脑
芳香之气多有醒脑之效,且咖啡归属心经,心主神明,食用后可使心气充沛而有提神敏捷的作用。另外,心主血脉,食用咖啡可补心气而助行血,促进血液循环。
温阳化气
咖啡经烘培后就有了火气,性温而入肾经,可激发肾中相火,使之从肾水之中浮起,对于下焦寒湿诸症,或者肾气虚寒之水肿,都有一定的效果,还能改善一些阳虚的症状,比如怕冷、四肢冰凉、腰背冷痛、神疲乏力等,有点类似于附子的功效,但又比附子缓和、无毒性。另外,肾主水液,与膀胱相表里,因此也可促进膀胱气化,有利尿的作用,所以有些人喝了咖啡会有尿频的现象。
健脾燥湿
苦能燥湿,香能醒脾,再加上炒焦后有消食之功,所以咖啡对于喜燥恶湿的脾脏来说,可以健脾化湿、消食除秽,尤其适合脾阳不足、寒湿困脾的人,比如平时胃脘部怕冷,容易腹泻、腹胀、腹痛、胃口差。
即便喝咖啡有这么多好处,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它的温燥之性对于阳虚、寒湿的人是一种治愈,不过也要适量饮用,每天推荐的咖啡因总量不宜超过400mg。
但对于阴虚火旺的人,本身就比较燥热、缺少津液的,再长期饮用咖啡就是一种伤害了,它的温热性质会加重阴虚之人的内热症状,消耗肾水,导致不能制约心火,从而出现心悸、胸闷、口干、失眠等问题。
而且咖啡的提神作用是基于强行提拔肾阳而实现的,它的代价就是消耗肾精和气血。当人出现疲惫困倦的时候,其实已经是一种过度劳累的状态,偶尔不得已借助一下咖啡的外力倒还好,但如果一味地依靠喝咖啡来透支先天的能量,那久而久之就会变成“毒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