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社区和谐的催化剂
广场舞:社区和谐的催化剂
广场舞,这项源于民间的群众性健身活动,如今已悄然成为社区和谐的重要催化剂。它不仅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还促进了邻里关系的改善,成为社区治理的有效抓手。深圳坪山街道的创新实践,为这一现象提供了生动注脚。
广场舞与邻里关系的“和声”
在传统胡同里,大妈们的舞步曾因空间局限而难以施展。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宽敞的广场为广场舞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每天傍晚,欢快的音乐响起,大妈们身着统一的服装,翩翩起舞,不仅锻炼了身体,也拉近了邻里间的距离。
广场舞不仅是一种健身方式,更成为了一种社交方式。在广场上,大妈们结识了新朋友,交流着各自的生活经验,分享着彼此的快乐与忧愁。广场舞的兴起,不仅改变了大妈们的健身方式,也拓宽了她们的社交圈子,让她们在忙碌的城市生活中找到了归属感。
广场舞与社区文化的“共鸣”
广场舞作为一项群众性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社区文化生活。以徐汇区斜土街道为例,朝阳舞蹈队已成立20余年,不仅多次代表街道在市、区级文体活动中赢得荣誉,还参与公益慰问演出,被评为上海市示范健身团队。
在六里桥街道举办的“礼赞新中国 舞动新风尚”社区群众广场舞大赛中,16支参赛队伍用精心编排的广场舞作品,展现了居民群众的艺术修养,传递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广场舞的独特魅力,也为社区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广场舞与社区治理的“协奏”
广场舞在社区治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深圳坪山街道通过党建引领综合网格治理,创新探索广场舞文化治理新路径。街道用好民生微实事项目,在六联社区、新和社区共安装8台定向音响,让固定区域内的跳舞人员可以清晰地听见伴奏音乐,而区域外的音乐音量会大幅度减弱,从源头减少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这种创新治理模式不仅有效化解了文体活动与居民生活之间的矛盾,还荣获2022年度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优秀案例。2024年12月,坪山广场舞治理模式更是获评国家文旅部一等奖,成为全国学习的典范。
广场舞:社区和谐的催化剂
广场舞之所以能成为社区和谐的催化剂,是因为它兼具健身、社交和文化多重功能。它不仅满足了居民对健康生活的需求,还提供了情感交流的平台,促进了社区文化的繁荣,成为社区治理的有效工具。随着社会对广场舞的理解和接受不断深化,这一活动的参与者将更加多元,成为不同年龄群体之间的重要纽带。
正如一位社区居民所说:“广场舞让我们找到了共同的兴趣,打破了邻里间的隔阂,让社区真正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广场舞正以它独特的方式,编织着社区和谐的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