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铜鼓岭发现13种新记录物种,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57:52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铜鼓岭发现13种新记录物种,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近日,海南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在最新开展的动物资源调查工作中,科研人员新发现了13种动物物种,其中包括8种鸟类和5种爬行类动物。这一发现不仅刷新了保护区的物种名录,也进一步证明了铜鼓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显著成效。

01

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铜鼓岭位于海南岛的最东端,素有“琼东第一峰”之称。这里三面环海,主峰海拔338米,是海南岛最东端的临海山岭。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样的生态环境,为各类动植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

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然陆域面积仅8.45平方公里,但有效保护了海南岛最北缘的热带滨海雨林生态系统。截至2023年底,保护区已调查监测到两栖动物20种、爬行动物33种、鸟类176种、哺乳动物34种。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铜鼓岭作为海南东部沿海线上生物多样性“瑰宝”的独特价值。

02

新发现的珍稀物种

此次调查中发现的13种新记录物种,包括翻石鹬、橙头地鸫、海南尖喙蛇、哀鳞趾虎等,均为保护区首次记录。其中,翻石鹬、白腹鹞、赤腹鹰、白斑军舰鸟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他物种均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翻石鹬是一种迁徙性水鸟,主要栖息于沿海滩涂和湿地。此次在铜鼓岭的发现,表明这里为迁徙鸟类提供了重要的停歇和觅食场所。

海南尖喙蛇是海南特有物种,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热带雨林中。它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铜鼓岭的爬行动物名录。

半叶趾虎是一种体型较小的壁虎,主要栖息在低地雨林和热带滨海雨林中。由于体色与树皮颜色接近,不易被发现。此次在铜鼓岭的发现,为研究其生态习性提供了新的线索。

03

科学调查揭示生态奥秘

为了全面了解铜鼓岭的动物资源状况,调查团队采用了科学的样线调查法。他们在保护区内设置了10条样线,基本覆盖了主要的生境类型。通过沿样线行走,记录路线中间及两边一定距离的动物,调查人员能够有效记录保护区内的物种信息。

调查团队队长侯德佳回忆说,发现半叶趾虎的过程充满了惊喜。在一个宁静的夜晚,他和队员们在样线终点附近的一棵椰子树上发现了这只体型小巧的壁虎。经过仔细辨认,确认这是半叶趾虎,其体背两侧有一系列白色斑点,尾基部背面有“U”形白色和深棕色的斑纹,与同域分布的其他壁虎科物种有明显区别。

04

生态保护成效显著

铜鼓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杨众养表示,此次新物种的发现,充分说明了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预计此次动物资源调查工作将持续到今年10月底,保护区的物种新记录可能还会继续更新。

这些新发现不仅丰富了铜鼓岭的物种名录,也为科学研究和生态保护提供了新的依据。铜鼓岭作为海南岛最北缘的热带滨海雨林生态系统,其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珍稀物种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调查的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铜鼓岭还将带给我们更多惊喜。这片神秘的土地,正以其独特的方式,诉说着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好这片宝贵的自然遗产,让更多的珍稀动植物在这里繁衍生息,延续生命的奇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