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广州City Walk:探寻千年商都的历史足迹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15:4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广州City Walk:探寻千年商都的历史足迹

广州,这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岭南名城,自秦汉时期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唐代时更是被誉为“世界大港”。正如唐代阿拉伯商人苏莱曼所描述的那样,广州是“阿拉伯货物和中国货物的集散地”,展现了其作为千年商都的辉煌历史。

01

陈家祠:岭南建筑艺术的瑰宝

陈家祠,又名陈氏书院,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是广东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祠堂建筑,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明珠”。它不仅是陈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备考科举、候任、交纳赋税、诉讼等事务的临时居所,更是岭南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走进陈家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气势恢宏的建筑群。整个建筑占地1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由大小十九座单体建筑组成。其建筑结构分为三轴、三进,共有九座厅堂和六个院落,布局严谨,错落有致。

陈家祠最令人称道的是其精湛的建筑装饰艺术,被誉为“七绝”:木雕、石雕、砖雕、灰塑、陶塑、彩绘和铜铁铸。其中,灰塑最具特色,色彩艳丽,造型奇巧,富有吉祥寓意。东厅正脊北侧的《九鱼图》寓意金玉满堂,天井东连廊西侧中部的《公孙玩乐图》展现了清代民间的生活景象。这些灰塑作品不仅展示了岭南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如今,陈家祠已成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藏各类珍贵文物与现代工艺精品共计2万多件,国家级珍贵文物近3000件。馆内常设《百粤冠祠——陈家祠及岭南建筑装饰艺术》《岭南民间百艺》等展览,常年举办各种专题展览和临时展览,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02

西关大屋:广府文化的缩影

西关大屋是广州近代广府民居的典范,融合了本地“三间两廊”的建筑精髓,适应广州湿热多雨的气候,形成独特的建筑风貌。西关大屋不仅是建筑,更是广府文化实用、开放、兼容、创新的生动体现。

西关是古广州城西门外一带的统称,位于今荔湾区。清代,随着海外贸易的兴盛,西关成了广州乃至全国的对外贸易中心。大批富商巨贾、达官贵人纷纷在下西关涌地兴建豪宅,著名的西关大屋正是从此时开始兴建的。

西关大屋的建筑布局严谨,通常由门廊、天井、正厅、后厅和偏房组成。门廊设有趟栊门和雕花矮门,既通风又安全。天井则用于采光和排水,正厅是家族聚会和接待宾客的地方,后厅和偏房则是居住空间。这种布局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对称美学,又适应了岭南地区的气候特点。

在众多西关大屋中,荔枝湾畔的小画舫斋堪称最具创意的代表。这栋环形建筑精致幽雅,中间是露天花园,别具一格。建筑内的“船厅”形同画舫,两边全是套刻蓝玻璃的“满洲窗”。小画舫斋临水,白荷红荔,古木荫翳,修篁掩映,恍如仙境。黄福的大儿子黄景棠曾在此款待文人墨客,近代诗人黄节曾赋诗抒怀:“灯前风物花先放,楼外春寒夜已沉。最是满江渔火绿,归舟还载一年心。”

03

沙面岛:中西合璧的建筑群

沙面岛是广州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荔湾区,面积仅0.3平方公里,是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19世纪中叶,沙面沦为英、法租界,留下了150多栋欧洲风格建筑,包括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风格建筑,其中54栋是文物建筑。2013年,沙面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漫步沙面岛,仿佛置身于欧洲小镇。万国宝通银行旧址、太古洋行旧址等建筑诉说着昔日的繁华。如今,这些历史建筑经过修缮和活化利用,成为艺术画廊、咖啡馆、酒店等,焕发着新的生机。

按照整体提升、功能完善、历史保护、活化利用等发展理念,沙面先后推进全域化服务社区治理、环境提升、文物活化利用等工作,实现老街区新活力。如今,整个沙面岛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道路开阔、古树参天,被称为广州的“城市会客厅”,成为市民和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广州,这座千年商都,不仅见证了中国对外贸易的辉煌历史,也孕育了独特的岭南文化。从陈家祠的建筑艺术到西关大屋的广府风情,再到沙面岛的中西合璧,每一处历史建筑都在诉说着广州的过去与现在。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感受着这座城市的脉搏与魅力。正如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所言,广州是“世界城中之一也”,其魅力穿越千年,历久弥新。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