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棚村油菜花海:乡村振兴的金色画卷
张棚村油菜花海:乡村振兴的金色画卷
阳春三月,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盛康镇张棚村的千亩油菜花海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时节。金黄色的花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与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田园画卷。这片曾经普通的农田,如今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
从零散种植到千亩花海
张棚村位于南河流域,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平坦肥沃的土地、充足的水源,非常适合油菜生长。然而,过去由于种植分散,油菜产业一直未能形成规模。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张棚村充分发挥村委会的引领作用,通过土地流转集中资源,将油菜种植规模扩大至1000余亩,成功打造了这片壮观的油菜花海。
“农业+旅游”双轮驱动
为了充分发挥油菜花海的经济效益,张棚村积极探索“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一方面,通过引进和培育油料加工企业,建设集烘干、储藏、加工、展销、体验于一体的油菜深加工中心,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该中心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每年可压榨油菜籽60万斤,产出浓香菜籽油成品20万斤,预计年营业收入可达300万元。
另一方面,张棚村大力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南河流域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统筹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新建了环油菜基地旅游步道与景点连接公路,完善了停车场等设施。2024年4月,村里还举办了“芳菲四月·寻美盛康”摄影摄像短视频大赛,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和创作。
创新举措引领乡村振兴
张棚村的乡村振兴之路,离不开一系列创新举措的实施。当地创新探索“河长+”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将流域治理与产业发展相融合,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同时,通过建设育种油菜种植基地,推动油菜科研育种模式品种创新、良种繁育技术创新、推广模式创新等,打造盛康油菜全产业链。
村民增收的“金钥匙”
油菜花产业的发展,为张棚村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据统计,油菜深加工中心将带动270多户油菜种植户增收。同时,乡村旅游的兴起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村民不仅可以通过种植油菜获得收益,还可以通过参与旅游服务增加收入,真正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张棚村的发展历程,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个生动案例。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创新经营模式、完善基础设施,张棚村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更激发了农村经济活力,实现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这片金黄色的油菜花海,正成为张棚村乡村振兴道路上最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