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腊月初七人日到,传统习俗“做1事,吃2样”,祈福纳祥迎新年

创作时间:
2025-01-22 00:47:2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腊月初七人日到,传统习俗“做1事,吃2样”,祈福纳祥迎新年

农历腊月初七是人日,传统习俗“做1事,吃2样”,遵循传统健康平安!

明天是农历腊月初七,中国传统节日中一个重要的日子,民间传统初七是人日,腊月初七就是一年中最后一个人日,人日来源于女娲造人。腊月是农历一年中最后一个月,也是辞旧迎新的月份,腊月中有很多个节日和传统习俗,明天腊月初七人日,传统习俗“做1事,吃2样”,遵循传统健康平安!

做1事:祭祀驱傩

俗话说:“腊七不驱傩,来年病患多”。根据民间传说,腊月初七是女娲创造人类的日子,为了纪念女娲娘娘,一些地区会举行一些传统活动,庆祝女娲造人的日子,不仅展示了传统文化,也传承了对始祖的敬仰。从正月初七到腊月初七,人们一路走来磕磕绊绊,有过开心,也有过悲伤,有好运,也有晦气,于是到了腊月初七这一天,人们会在腊月初七这个自己的节日里,举行传统祭祀活动,把所有不好的事情都留在旧年里,把所有的晦气都赶走,祈求来年身体健康,万事顺利。

吃2样:吃鸡、吃馍馍

吃鸡

鸡是不仅人们餐桌上的重要营养食材,也是人们过年过节祭祀的重要祭品。腊月初七,人们会祭祀驱傩,把一年晦气都赶走,祈求来年身体健康,万事顺利,祭祀活动就会用到鸡,因此,腊月初七有吃鸡的传统习俗。

食材:土公鸡、花椒、八角、桂皮、山楂片、良姜、陈皮、草果、砂仁、山奈、香叶、公丁香、黄栀子、盐、酱油、甜面酱、蚝油、姜片

做法:将鸡宰杀处理干净后,一只整鸡味道不能完全渗入,在鸡膛内、胸脯内侧开刀口,关节处开刀口便于淤血放出,减少腥味,将开刀完毕的鸡放入冷水中,加少量白醋浸泡除腥。放生抽、盐、葱姜水、白糖、料酒、十三香腌制大约2--4小时,使其充分入味均匀, 里外如一,腌好了以后,用牙签给鸡盘个好的造型,整成啥模样就看你的设计和动手能力。锅内加水烧开,将鸡用笊篱过热水,并不断把鸡未入沸水的部分用开水浇,使其最大限度锁住鸡肉中的水分和味道,也可以清洁表面,还可以在高温下让整鸡迅速定型,鸡皮绷紧;再给鸡冲凉水,使鸡肉非常滑嫩,起锅放少量油,将大料花椒放入煸炒出香味,加水和全部煮料,待水80度后,加入整鸡炖煮,水开后改最小火,盖锅盖闷炖,大约炖煮30--40分后关火,静置大约6小时,整鸡捞出后,自然阴干,烤箱150度预热5分钟,入炉上下火220度,烤制大约20分钟,色泽金黄且上色一致,再涂上生抽,直接烤10分钟出炉,基本就烤好了。

吃花馍

花馍是流传于我国北方民间的一种传统艺术,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精致的制作工艺而闻名,花馍的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它最初是作为祭品出现在祭祀活动中。腊月初七祭祀要用到馍馍,过节餐桌上也少不了馍馍,腊月初七做馍馍、吃馍馍也是传统习俗。

材料:面粉、发酵粉、各色可食用颜料、配料

做法:面粉加入发酵粉、牛奶和适量水,和成面团,揉匀后发酵4小时左右,发酵成蜂窝状,再揉匀,揪成鸡蛋大小的面剂子,把面剂子揉到光滑均匀,做成不同形状的花面膜,做啥样的面膜要根据用途来做,做好后二次发酵,再放到锅里蒸熟,拿出锅凉凉,最后喷上不同的颜色,花馍就完成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