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罗巴快船成功发射,开启外星生命探寻新篇章
欧罗巴快船成功发射,开启外星生命探寻新篇章
近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欧罗巴快船”探测器成功发射,踏上前往木星卫星“欧罗巴”的18亿英里(约合29亿公里)的开拓性旅程,旨在探索其冰冷的表面和下层海洋,以评估潜在的宜居性。这项雄心勃勃的任务涉及精密的科学仪器和全球合作,希望能在太阳系内发现更多宜居的世界。
这艘耗资50亿美元的探测器是NASA有史以来为行星任务建造的最大的航天器,它将从该局位于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出发,飞行18亿英里(约合29亿公里),前往木星的一颗引人入胜的冰冷卫星——欧罗巴。飞船的发射期将于10月10日星期四开始。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之前的任务数据为科学家们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在月球冰冻的表面下蕴藏着巨大的咸海。欧罗巴快船号将围绕木星运行,并对月球进行49次近距离飞越,以收集必要的数据,确定其厚厚的冰壳下面是否有可以支持生命的地方。
木卫二:外星生命的最佳候选者
木卫二是木星四大卫星之一,现已成为太阳系内寻找地外生命的最有希望的地点之一。它的独特特征和蕴藏生命基本成分的潜力使其成为科学探索的首要目标。
主要特征
- 规格:比地球的月球略小
- 区域:冰壳上有明显的纵横交错的裂缝
- 内政部:据信在其冰冷的表面之下有一个全球海洋
- 轨道:与木星潮汐锁定,每3.5个地球日绕行一圈
生命的三大关键要素
液态水:科学家认为,木卫二的冰壳下隐藏着一片巨大的咸水海洋,其水量可能是地球上所有海洋总水量的两倍。这一结论得到了几条证据的支持:
- 美国宇航局伽利略号航天器探测到磁场,表明存在导电的咸水海洋
- 表面特征表明存在动态冰壳,可能漂浮在液态海洋上
- 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到从地表喷出的潜在水蒸气羽流
化学:生命所必需的化学元素——碳、氢、氮、氧、磷和硫(通常称为CHNOPS)——可能存在于木卫二上。这些元素可能是在卫星形成过程中被吸收的,并可能通过小行星和彗星撞击得到补充。
能量源:与地球上大多数生命依赖阳光不同,木卫二上的任何生命都可能依赖化学能。目前已确定两种主要能源:
- 辐射驱动化学:木星的强烈辐射分裂了木卫二稀薄大气和表面冰中的水分子,可能产生了氧气和其他氧化剂,从而引发化学反应。
- 潮汐加热:当木卫二绕木星运行时,潮汐力使卫星内部弯曲,产生的热量可能推动海底热液活动。
欧罗巴快船:揭秘外星生命之谜
为了确定木卫二是否适宜居住,木卫二快船号必须对月球的内部、成分和地质进行评估。飞船上载有九台科学仪器和一个使用电信系统的重力实验。为了在每次飞越时获得最佳科学数据,所有科学仪器将在每次飞越时同时运行。然后,科学家们将把数据层层叠加,描绘出月球的全貌。
飞船从一端到另一端长100英尺(30.5米),宽约58英尺(17.6米)。这比一个篮球场还大,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太阳能电池阵列,它们需要非常大,这样才能在靠近木星时收集到足够的阳光,为仪器、电子设备和其他子系统供电。
中国加入地外生命探寻行列
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的《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提出,中国将开展探索太阳系天体和系外行星的宜居性,开展地外生命探寻等有望取得突破的5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
在月球探测方面,未来将发射嫦娥七号、嫦娥八号。嫦娥七号要对月球南极环境和资源进行探测,嫦娥八号将开展月球资源就位利用的技术验证。在行星探测方面,未来将发射天问二号、天问三号、天问四号。天问二号将对小行星进行采样返回,天问三号将进行火星采样返回,天问四号将对木星和木星的卫星进行研究。
随着欧罗巴快船的发射和中国地外生命探寻计划的推进,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无论结果如何,这一过程都将极大拓展我们对宇宙的认知,并引发对人类自身在宇宙中位置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