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大研究揭示:近四分之一中国成年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22:3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大研究揭示:近四分之一中国成年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

近日,北京大学研究团队在顶级医学期刊《JAMA Network Open》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通过对超过千万人的数据分析,揭示了中国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密切联系。这一发现不仅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管理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还强调了定期筛查的重要性。

研究背景与重要性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10%~15%的缺血性脑卒中就是由颈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等的广泛应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越来越高。明确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发病率以及风险因素等,有助于了解全球负担,进而制定相应的一级预防和管理策略。

研究方法与数据

该研究使用的数据来自中国最大的健康体检连锁数据库——美年大健康集团数据库中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期间的体检数据。研究团队对1073万名20岁及以上的中国成年人进行了横断面分析,采用超声检查评估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颈动脉斑块(CP)和颈动脉狭窄(CS),并根据人口统计学特征、地理区域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估计了一般人群和各种亚人群中的总体和分层流行率。

主要发现

研究结果令人震惊:近四分之一的中国成年人存在颈动脉内膜增厚或斑块形成。具体来说,cIMT增加的估计患病率为26.2%,CP的估计患病率为21.0%,CS的估计患病率为0.56%。这些数据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一疾病在不同人群中存在显著差异。老年人、男性参与者和北方地区的患病率较高。例如,在8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cIMT增加的患病率高达92.7%;男性参与者中,这一比例为29.6%;北方地区则达到31.0%。此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显著相关。

专家解读与意义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表示:“这项研究首次基于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数据,揭示了中国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病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中国成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风险因素,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专家建议,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尤其是男性、北方地区居民以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通过早期发现和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未来展望

研究团队表示,下一步将深入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开发更精准的预测模型。同时,他们还计划开展干预研究,评估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对延缓疾病进展的效果。

这一研究的发布,无疑为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有望看到更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为提高全民心血管健康水平做出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