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医二院团队发现癫痫新致病基因USP25
广医二院团队发现癫痫新致病基因USP25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致病基因与离子通道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石奕武教授团队在神经科学顶级期刊《脑》(BRAIN)发表重要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去泛素化酶基因USP25与遗传性全面性癫痫(GGE)之间的关联。这一突破性发现不仅为癫痫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还为未来的精准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
遗传性全面性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癫痫类型,其特点是发作时大脑双侧半球同时受累,临床表现为意识丧失、全身抽搐等症状。然而,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一直不甚明了,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
石奕武教授团队通过对319例原因不明的全面性癫痫患者进行三人组全外显子测序(Trio-WES),运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廖卫平教授建立的新的候选基因筛查方法,在5个不相关的GGE家庭中发现了USP25基因的5个变异。其中,2个为新生变异,3个为疾病共分离变异,累及8名个体。进一步研究发现,USP25基因的时空表达与患者的起病年龄及全面性发作特点一致。Usp25敲除小鼠实验显示,基因敲除后小鼠癫痫易感性显著增加。此外,USP25基因的变异导致其表达、定位及结构发生改变,进而使小鼠神经元的兴奋性增高。这些发现从临床表现、基因功能和变异效应等多个层面,全面证实了USP25是遗传性全面性癫痫的新致病基因。
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首先,它为癫痫的精准诊断提供了新的分子标志物。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更早地识别出携带USP25基因变异的高风险人群,从而实现早期干预和预防。其次,这一发现为开发新的治疗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USP25作为去泛素化酶家族的一员,参与调节细胞内蛋白质的降解和信号转导,其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神经元兴奋性增高,进而引发癫痫发作。因此,针对USP25的药物研发可能为癫痫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专家表示,这一发现是癫痫遗传学研究的重要里程碑。USP25基因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我们对癫痫发病机制的理解,还为未来的精准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随着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望发现更多与癫痫相关的致病基因,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精准的治疗方案。
这一研究成果再次彰显了中国在癫痫遗传学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石奕武教授团队的发现,不仅为癫痫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全球神经科学界贡献了重要的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