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科研经费首破80亿,校友企业掌控313家上市公司
浙大科研经费首破80亿,校友企业掌控313家上市公司
2023年,浙江大学科研经费突破8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数字不仅彰显了浙大的科研实力,也折射出其对浙江经济的深远影响。作为浙江省的顶尖学府,浙江大学正以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为双轮驱动,为浙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科研实力:创新的源头活水
浙江大学的科研实力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影响力。学校设有7个学部、40个专业学院(系),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等12个门类。2023年,学校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1门,获批教育部首批学科交叉中心试点建设单位,成立物理高等研究院、量子精密测量研究院等科研机构。这些举措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科技成果转化:从实验室到生产线
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推动发展。浙江大学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走在前列,2023年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22项,获评中国专利金奖1项。例如,学校在光刻胶组合物、激光直写光刻等领域的创新成果,正在为浙江的高端制造业注入新的活力。
校企合作:产学研深度融合
浙江大学积极与浙江企业开展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学校深度参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杭甬“双城记”建设,新增共建校企联合研究机构十余家。例如,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与多家企业开展合作,推动环保、医药等领域的技术创新。
校友企业:创业创新的生力军
据统计,浙江大学校友企业家担任上市公司创始人、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级别职务的共有351人,管理或控制了313家上市公司。这些上市公司总市值约5.4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23年福建省全省GDP。浙大校友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信息技术、工业、可选消费、医疗保健、材料等领域,其中信息技术和工业领域占比最高。这些企业不仅为浙江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也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国际化视野:开放创新的未来
浙江大学坚持国际化办学战略,制定2024—2027年全球开放发展行动计划,实施世界顶尖大学学科合作计划等国际合作专项。学校新增21个伙伴高校,深度参与“深时数字地球”(DDE)国际大科学计划,正式启用“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新校园。这些举措为浙江经济的开放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浙江大学作为浙江省的科技创新高地和人才摇篮,正以实际行动助力浙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随着学校科研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创新生态的持续优化,浙江大学必将成为浙江经济腾飞的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