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法修订纳入内部控制,智能技术驱动会计凭证管理变革
会计法修订纳入内部控制,智能技术驱动会计凭证管理变革
2024年8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首次将内部控制写入会计法,在第二十五条提出“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并将其纳入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这既为各单位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也有助于提高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会计凭证:内部控制的基础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进行会计核算的重要依据。在内部控制体系中,会计凭证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记录与追踪:会计凭证详细记录了每笔经济业务的发生时间、内容、金额等信息,为内部控制提供了原始数据支持。
授权与审批:通过会计凭证上的签字盖章,可以清晰地展现业务处理的授权审批流程,确保每笔交易都经过适当层级的审核。
风险控制:会计凭证的规范填写和审核,有助于及时发现和防止错误、舞弊行为,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信息技术创新:会计凭证管理的新突破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会计凭证的管理和应用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智能财务的兴起,为内部控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电子凭证的普及
电子凭证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纸质凭证的管理模式。电子凭证不仅存储便捷、查询快速,还能有效防止篡改和丢失。更重要的是,电子凭证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提供了可能。
AI赋能:从核算到智能分析
人工智能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使得会计凭证的处理从简单的核算转向智能分析。例如,智能财务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和分类凭证信息,实现自动化记账;通过机器学习,系统还能预测潜在的财务风险,为内部控制提供预警。
区块链技术:增强数据安全性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为会计凭证的数据安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分布式账本和加密技术,可以确保会计凭证数据的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进一步提升了内部控制的可靠性。
智能财务:内部控制的新阶段
智能财务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会计凭证的处理方式,也推动了内部控制向更高层次发展。
实时监控与预警
智能财务系统能够实时监控企业的财务状况,及时发现异常交易和潜在风险。这种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比传统的事后检查更为有效。
数据驱动的决策
通过大数据分析,智能财务系统可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财务洞察。基于实时数据的决策支持,使得内部控制更加精准和高效。
自动化与智能化
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减少了人为操作的错误和舞弊机会。智能系统的自我学习和优化能力,使得内部控制能够不断适应企业发展的新需求。
案例:中国石化的智能财务实践
中国石化通过智能应用的集中管理、共享调用和远程投放,搭建企业级智能应用生态,推动企业管理水平整体提升。2018年以来,中国石化以管理流程化、流程标准化和操作智能化为目标,利用了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等技术,探索财务管理的智能应用场景。
挑战与展望
尽管智能财务为内部控制带来了诸多创新,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随着数据的集中化管理,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技术依赖风险:过度依赖智能系统可能导致技术故障引发的业务中断。
人才短缺:智能财务的发展需要既懂财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内部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会计凭证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作用将更加重要。企业应积极拥抱新技术,同时注重风险管理,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