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肺癌连续多年居我国癌症发病率首位,专家:吸烟是首要致病因素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16:0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肺癌连续多年居我国癌症发病率首位,专家:吸烟是首要致病因素

肺癌已连续多年成为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上海新发癌症病例中,肺癌位居首位。专家指出,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因素,同时,环境因素、不良生活方式等也显著影响肺癌的发病率。

4月14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发布最新监测数据:2020年上海新发癌症病例8.5万例,发病率为576/10万,其中肺癌的发病率居首位。这一趋势不仅在上海,在全国范围内,肺癌都是造成癌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肺癌新发病例发生在中国。

肺癌高发的首要原因:吸烟

上海市徐汇区疾控中心主任施建华展示了一项统计数据:2022年,中国因癌症死亡的人数达到257.42万人,其中因肺癌死亡的人数达到73.33万人,男性肺癌标化死亡率高达71.55/10万人,女性为31.47/10万人。

专家指出,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因素。上海市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钟华表示,烟草是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吸烟、大量吸烟会增加患癌几率。尽管近年来实施了一系列控烟政策,但我国男性每日吸烟率仍高达41.5%。女性肺癌的高发病率可能与二手烟接触、厨房油烟等暴露有关。

施建华还提到,电子烟的流行也对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此外,饮酒与吸烟有协同致癌作用,研究表明,酒精能促进致癌物的作用,增加烟草致癌的能力,同时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

环境和职业因素的影响

专家指出,环境和职业因素也是导致肺癌风险的重要因素。约有10%的肺癌患者有环境和职业接触史,如未经加工的生物质燃料、石棉、砷、镍、硅、铬、氡和煤烟等。如果长期暴露于含有这些物质的环境中,会显著提高肺癌的发病率。

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的空气污染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上海作为大都市,长期暴露于汽车尾气等污染环境中可能增加肺癌风险。此外,人口老龄化、不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以及遗传因素也可能影响肺癌的发病率。

CT检测技术进步与肺癌筛查

当前,随着社会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CT等检测手段日益完备,早期肺癌的发现率越来越高。那么,检测手段的提升是否会增加肺癌发病率?

钟华特别强调,CT检测技术的进步使早期肺癌的发现更容易和准确,有助于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成功率。但是早期肺癌的检出率增加并不等同于肺癌发病率的上升。肺癌的高发病率更多地与吸烟、环境污染和其他生活方式因素有关。相反,CT检测发现的早期肺癌增加反映了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对肺癌筛查的重视,更有助于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如何预防肺癌?

专家建议,预防肺癌的关键在于减少危险因素的暴露和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施建华强调,健康行为在肺癌的预防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吸烟、饮食、运动等。目前,徐汇区疾控中心正在探索建立一种系统性的评价指数,能评估居民的肺癌健康行为水平,并积极探索肺癌的第一级、第二级预防的新途径。

“我国肺癌的高发年龄为45—65岁,建议高危风险人群一定要定期做好体检,尤其是对于有石棉等职业环境暴露可能的人群、吸烟超过20年以上的人群,或者是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每年最好接受一次肺癌筛查。”施建华建议。

钟华同时表示,对于没有明显肺癌风险因素的健康人群来说,目前并不推荐每年进行CT检测,每3—5年做一次CT即可。对于年轻人群来说,应该注重健康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避免吸入有害物质、保持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以降低患肺癌的风险。

上海市胸科医院党委书记吴锦华表示,预防肺癌也离不开科普宣传。该院从2013年起率先在上海开展“社区肺癌早筛”工作,排查人数已超过16万,同时最新组建上海首个肺癌专病科普三级传媒矩阵,希望通过各类科普活动,持续降低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