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后月收入领跑,这个专业毕业生发展有看头
五年后月收入领跑,这个专业毕业生发展有看头
能源动力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如何?最新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不仅起薪稳步增长,而且在毕业五年后的月收入更是领跑各专业。
日前,麦可思研究院公布的《2024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以下简称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能源动力类专业毕业生的月收入在短期内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且在毕业中长期具有明显优势。
2019-2023届能源动力类专业本科毕业生月收入。麦可思供图
2018届能源动力类专业本科毕业生五年后的月收入与涨幅。麦可思供图
具体来看,2019届能源动力类专业毕业生月收入为5424元,略低于全国本科平均水平(5440元)。但到2023届,该专业毕业生月收入已达到6620元,高于全国本科平均水平(6050元)570元。
更值得关注的是,2018届能源动力类专业本科生毕业五年后的月收入达到12463元,较毕业半年后增长7429元,涨幅高达148%,位居各专业类第一位。与全国本科生平均水平(10595元)相比,该专业类毕业生的月收入高出1868元。
除了薪资方面的优势,能源动力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也在不断提升。20192023届能源动力类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整体呈上升趋势,从2019届的69%提升至2023届的80%,高于2023届全国本科平均水平(78%)。从业稳定性方面,该专业毕业生的离职率相对较低,20192023届毕业半年后的离职率保持在10%13%之间,远低于全国本科平均离职率(20192023届保持在22%~21%之间)。
能源动力类专业的就业优势也得到了政策支持。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加快新能源、储能、氢能和碳捕集等紧缺人才培养。据统计,2019~2023年,全国共有134所高校新设了161个能源动力类专业,其中增设最多的两个专业是储能科学与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在2024年6个绿牌专业中,能源动力类专业占1/3。其中,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自2022年上榜后,已经连续3年入选绿牌专业,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则是首次入选绿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