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背后的“大国工匠”:从设计到制造的创新之路
C919背后的“大国工匠”:从设计到制造的创新之路
2025年1月9日,第37届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国家名片C919》新书发布会隆重举行。这部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报告文学作品,以生动的笔触记录了国产大飞机C919从立项到交付运营的全过程,展现了中国航空人“永不放弃、寻优勇进”的大国工匠精神。
技术创新:从设计到制造的突破
C919的成功,离不开航空人对技术创新的不懈追求。在设计阶段,C919采用了先进的超临界机翼设计。这种设计可以将飞机的巡航气动效率提高20%以上,使巡航速度提升近100多千米/小时。这一突破,凝聚了无数航空工程师的心血和智慧。
在新材料应用方面,C919更是走在了世界前列。飞机大量使用了铝锂合金和复合材料,其中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用量达到8.8%,先进复合材料用量达到12%。这些新材料的应用,不仅减轻了飞机的重量,还延长了使用寿命,体现了中国航空工业在材料科学领域的重大进步。
人物故事:大国工匠的奉献精神
在C919的研发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运十研制老专家王维翰,见证了中国大飞机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作为原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总设计师,他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中国航空事业,为C919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国工匠王伟,是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零件加工中心钣金七组组长,特级技师。在C919的制造过程中,他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确保了飞机零部件的高精度制造。正是有了像王伟这样的工匠,C919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
精神传承:永不放弃的追求
“永不放弃、寻优勇进”,这是C919项目中最为人称道的精神。面对技术封锁和重重困难,中国航空人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不断突破自我。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具体的技术创新上,更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始终。
正如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何建明所说,C919的故事是“中国航空人奋斗史诗的最美记录”。它展现了中国航空人面对挑战时的坚韧精神,以及对卓越品质的不懈追求。
展望未来: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随着C919的成功运营,中国航空工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25年1月1日,C919首次执飞沪港航线,标志着国产大飞机正式进入商业运营阶段。据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我国航空旅客运输量将达到7亿人次,为C919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更重要的是,C919的成功,为中国航空工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推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快速发展。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彦仲所说,C919大飞机的研制,带动了材料、装备制造、电子系统、信息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标志性工程。
从设计到制造,从首飞到商业运营,C919凝聚了几代航空人的智慧和汗水。它不仅是一架飞机,更是一张闪亮的国家名片,展现了中国航空工业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华丽转身。随着C919在蓝天上翱翔,中国航空人的梦想正一步步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