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冷也要"动"起来!冬季儿童户外运动攻略!
再冷也要"动"起来!冬季儿童户外运动攻略!
最近各地气温骤降,处于生长期的儿童,由于器官和免疫力相对脆弱,很多家长因为害怕孩子受寒感冒,而刻意减少了孩子的户外运动时间,孩子的运动细胞就这样被"冬藏"了。其实,冬天恰恰是增强身体免疫力,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好时机。
为什么要带孩子多做户外活动?
释放孩子天性。户外活动是以阳光和新鲜空气为伴,以个体或群体的方式,动用全身感官共同参与的活动。既满足了孩子爱玩好动的天性,又增加了他们与大自然的亲近感,所以,户外活动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相当大的好处。
提升免疫力。冬季让孩子坚持运动会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白细胞的数量,提高抵抗力,减少感冒和其他疾病的风险,对身体大有裨益。
增强御寒能力。冬季进行锻炼由于肌肉不停地收缩,心跳加快,呼吸加深,新陈代谢旺盛,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同时还能增强大脑皮质的兴奋性,使体温调节中枢能够灵敏、准确地调节体温,大大提高御寒能力。
促进生长发育。冬季进行体育锻炼,帮助身体对钙、磷等元素的吸收,促进生长激素分泌,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
锻炼心肺功能。孩子在锻炼过程中,肌肉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和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于是呼吸器官需要加倍工作,久而久之,胸廓活动范围扩大,肺活量提高,肺内每分通气量(即每分钟的通气量)加大,增强了呼吸器官的功能,对防呼吸道常见病有良好的作用。
提高心理健康。冬季的阴暗天气和缺乏户外活动可能导致孩子们情绪低落,甚至出现季节性情绪障碍。而运动可以释放孩子身体中的多巴胺、内啡肽等化学物质,促进积极情绪的产生,减轻焦虑和压力,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
冬天适合做哪些运动?
冬天天气寒冷,空气干燥,不适合做太过剧烈的运动。对孩子来说,冬天可以选择徒步、慢跑等运动项目,既能增强心肺功能又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此外,滑冰、滑雪等冬季特色项目也是很好的选择。
冬季户外运动需注意?
运动前垫好吸汗巾
孩子运动量大,背部很容易出汗弄湿衣服,冷风一吹,就可能后背受凉感冒,提前垫好干燥的汗巾,运动后及时拿掉汗巾,可以大大减少感冒的风险。提前检查着装
为了防止孩子受凉,一些家长会给孩子捂得严严实实,其实孩子新陈代谢快,运动时很容易会出汗,因此运动时,着装要宽松舒适,不宜穿得太过厚重,以穿脱便利为佳。注意运动时间做好热身
上午10时和下午3时为幼儿户外活动的最佳时间。
在运动前,我们一定要让孩子做好热身运动,如揉揉脸和耳朵、搓搓手、转转手腕和脚腕、扭扭腰部与四肢。身体的肌肉、关节完全活动开后,再做强度稍大的运动,避免扭伤和拉伤。循序渐进,适量运动
在保证适宜运动量的同时,我们还要在活动中要掌握活动量由小到大逐渐上升,活动结束前又逐步减少这一原则。观察孩子运动状态
我们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状态,面色红润,汗量不多,呼吸中速稍快,微微张口呼气,鼻吸气同时动作不失常态,情绪愉快,注意力集中为宜;反之,幼儿活动后则脸色苍白,汗量很多,幼儿出现一副很疲劳的样子,表明活动量过大,应适当减少。运动后注意"冷身"
"冷身"运动即放松运动,从而使孩子心肺放松、缓解肌肉紧张状态。"冷身"后可以为孩子补充适量的水,但切记要小口饮用。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