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湖北小龙虾:科技创新助力全产业链升级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34:3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湖北小龙虾:科技创新助力全产业链升级

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小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其中,“四季有虾”技术的突破,不仅解决了传统养殖模式的季节性限制,还显著提高了产量和经济效益。

01

“四季有虾”: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四季有虾”模式主要解决了小龙虾环境和营养的问题。目前,我市“四季有虾”池塘精养模式养殖面积已推广至1.4万亩,正逐步制定和完善省级标准。在升级养虾模式的同时,我市还积极探索立体种养模式,不仅守住了粮食红线,还在小龙虾、水稻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了一笔收入。“目前,我市虾-稻-蛙模式470亩、虾-稻-鳜模式1000亩、虾-稻-蛭模式1000亩,科研人员正筛选适合虾稻共作的水稻品种,努力实现三丰收。”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技术员彭祥英说。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承担的“小龙虾‘四季有虾’工厂化养殖模式创新研发与示范”课题通过了现场验收。验收组由来自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等单位的专家组成。长江所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室从2017年开始尝试小龙虾工厂化养殖,先后攻克小龙虾苗种长途运输、大规格苗种培育、工厂化养殖专用设备、养殖水质调控、工厂化养殖专用饲料、高密度多层养殖等关键技术难题。2023年,在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与湖北省财政厅设立的省级小龙虾产业链奖补资金项目支持下,由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长江所、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牵头承担科技创新研发任务,对湖北省“四季有虾”养殖模式联合技术进行攻关。长江所负责建立了一套工厂化养殖模式技术体系,在一茬养殖周期为35天的情况下,利用多层多茬养殖技术,可实现年产大规格苗种2公斤/m2,年产商品虾15公斤/m2,年均利润达5200元/100 m2。小龙虾工厂化养殖技术的突破有望使我国实现小龙虾四季供应。

02

生态养殖新模式:无环沟模式和稻虾共生

近年来,江西省的小龙虾养殖业经历了显著的发展和变化。自2016年起,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养殖面积不断扩大,至2023年已达到约290万亩,主要集中在环鄱阳湖地区。然而,市场波动和政策红利消退导致了一些小规模养殖户退出市场,使得养殖面积趋于稳定,同时养殖技术也得到了提升。

2024年,小龙虾养殖业面临诸多挑战,但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这些变化涵盖了盈利模式、苗种来源、养殖模式、用药理念和饲料选择等方面。例如,养殖户开始从单纯依赖苗种销售转向追求规格和产量的提高,苗种也从依赖外地供应转变为省内自产自销,养殖模式则从单一的精养或育养结合转向更精细化的育养分离。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新型的小龙虾养殖模式——无环沟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节约土地资源,减少环沟建设,从而增加水稻种植面积。它要求选择水质良好、水量充足且无污染的田地,进行稻虾轮作养殖。无环沟模式还强调了田间工程建设的优化,如加固田埂、设置防逃设施等,以及合理的放苗前准备工作,包括种植水草、肥水防苔、适当加水和青苔控制等。

在养殖管理方面,无环沟模式注重投喂、肥水补钙、保草及适时卖虾等环节的管理。养殖户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己的条件选择不同的养殖模式,如低密度、早苗大虾模式或养两批虾的模式,以适应不同时间段的市场需求。

总体而言,无环沟模式是一种低成本、低风险且能快速育肥小龙虾的新型养殖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养殖户可以在小龙虾病害高发期前将成虾推向市场,从而获得更高的市场价格。这种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有望为小龙虾养殖业带来新的增长点和竞争优势。

模式一:只养一批,低密度,早苗大虾模式,追求大规格,产量不高虾价高;

模式二:养两批,早期中小规格虾价坚挺,有4钱以上就可以大量上市,起捕70%即可投放第二批虾苗,亩投放20斤左右虾苗,需要注意的是养第二批虾,关键在于水草保护得好。

在江西宜春市袁州区洪塘镇布上村,稻虾共生,一田双收。“6月插秧,10月收割,其余时间水田养虾。绿色种植,生态养殖,虾吃虫子,粪便还田,一亩地‘长’有机稻和生态虾。”稻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姚兆善介绍。

打“绿色”牌,种地增效益。姚兆善算起账:“稻谷亩产约500公斤,每亩收入1100元;小龙虾亩产约180斤,每亩收入2400元,比起单种水稻,收益翻番。接下来,我们还要搞冷链配送、农产品加工,办农家乐,把稻虾共生产业链做大做全。”

我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蓬勃发展,新型种养模式不断涌现,成为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2023年,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4490.34万亩,稳定稻谷生产2250万吨,产出各类水产品416.65万吨,为保障粮食安全、优化农产品供给提供了有力支撑。

03

产业链升级: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发展

科技创新不仅改变了小龙虾的养殖方式,还推动了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在“百城万店”工程的推动下,我市小龙虾餐饮企业也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100平方米以上的潜江小龙虾直营店、加盟店、示范店总数已达575家,餐饮产值约169亿元。

不仅如此,我市还采取“行业龙头企业+国有平台公司”的合作模式,依托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底座,全面提供公共信息、采购销售、撮合交易、仓储物流、金融服务等10余项服务,目前已建成“线上供应链平台+线下产业集聚区+产业数字化”一体化供应链服务体系。

三产融合促发展 如今,在潜江的大街小巷,龙虾元素越来越多,公交车身的广告、路边花坛的小立牌、小龙虾雕塑等,都是我市创新举措,将小龙虾产业与文化、旅游、新媒体等领域深度融合,以“小龙虾+”模式提升城市综合带动力。 乘着第五届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的东风,“潜江龙虾”与曹禺经典话剧《日出》携手走进华中师范大学,免费为7000名学子提供1.5吨潜江小龙虾,让广大学子在品味美食的同时,感受潜江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新媒体的浪潮中,我市还积极借助短视频宣传推广之势,进一步扩大“潜江龙虾”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今年10月10日,我市举办厨娘争霸赛暨短视频大赛,鼓励群众烧虾、拍虾。一时间,以“潜江厨娘争霸赛”“潜江小龙虾”为话题的短视频火爆全网,点击量超50万人次。 市商务局副局长吴维表示,今年以来,我市小龙虾餐饮行业持续火爆。截至目前,仅生态龙虾城已实现营业额3亿元,同比增长约12%,充分展示了“小龙虾+”模式对地方经济的强劲带动力。

04

未来展望: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科技创新成果,不仅推动了小龙虾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也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注入了新的动力。随着“四季有虾”技术的不断推广和生态养殖模式的广泛应用,小龙虾产业正朝着更加绿色、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未来,随着更多科技创新成果的涌现,小龙虾产业必将为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