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研究:二甲双胍或可延寿18年,中科院团队揭示延寿新机制
重磅研究:二甲双胍或可延寿18年,中科院团队揭示延寿新机制
2024年9月12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团队与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及动物研究所曲静团队合作,在国际顶级期刊《细胞》(Cell)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该研究首次在非人灵长类动物水平系统评价了二甲双胍的延缓衰老作用,发现二甲双胍能够显著降低灵长类动物的生物年龄指标,效果最高可达6岁,相当于人类的18年。这一发现为人类延缓衰老、延长健康寿命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
研究揭秘:二甲双胍如何延寿?
这项研究为什么如此重要?因为这是首次在与人类亲缘关系较近的非人灵长类动物身上进行的系统性研究。研究人员使用了食蟹猴作为实验对象,食蟹猴是一种常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灵长类动物,其生理特征与人类高度相似。
研究团队给食蟹猴喂食了二甲双胍,并通过多种方法评估了其对衰老的影响。结果发现,二甲双胍能够显著改善食蟹猴的代谢健康,降低其生物年龄。具体来说,二甲双胍通过激活一种叫做AMPK的信号通路,同时抑制mTORC1的活性,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效果。此外,二甲双胍还能减少炎症反应,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从药物到“长寿药”:二甲双胍的多重功效
二甲双胍原本是一种常用的糖尿病治疗药物,以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广受认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其在延寿方面的潜力。
多项研究表明,二甲双胍不仅能够控制血糖,还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有意思的是,一项大型回顾性研究发现,服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活得更久。这提示我们,二甲双胍可能具有超越其传统用途的健康效益。
延寿新希望:从实验室到临床应用
中科院的这项研究无疑为二甲双胍的延寿潜力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但是,从实验室发现到临床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尽管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但人类的生理机制更为复杂,效果可能因人而异。其次,二甲双胍的使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它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等。此外,健康的生活方式仍然是延寿的基础,任何药物都不能替代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良好心态的作用。
社会影响:开启健康老龄化新篇章
这一发现对社会的意义不容小觑。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如何实现健康老龄化成为各国面临的重大挑战。如果二甲双胍能够帮助人们延长健康寿命,减少老年疾病的发生,将对医疗保健系统产生深远影响。同时,这也可能改变人们对衰老和长寿的看法,激发更多关于如何实现高质量长寿的思考和讨论。
科学态度:理性看待“长寿药”
尽管二甲双胍展现出了令人兴奋的延寿潜力,但我们仍需保持理性。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动物实验阶段,对于健康人群是否适用、最佳服用剂量和方式等问题,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解答。专家建议,在没有医生指导的情况下,不要随意服用二甲双胍以期望延寿。
中科院的这项研究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健康长寿新途径的大门。未来,随着更多研究的开展,我们有望进一步揭示二甲双胍的延寿机制,开发出更安全有效的延寿策略。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一发现都提醒我们:科学探索永无止境,健康长寿的梦想或许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