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创新责任约谈制度,重庆严查“年夜饭”:两地守护食品安全出新招
山东创新责任约谈制度,重庆严查“年夜饭”:两地守护食品安全出新招
近日,山东省和重庆市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通过创新监管方式和强化主体责任,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山东省:创新责任约谈制度,严把饲料兽药源头关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山东省食品生产经营者责任约谈办法》已于2024年9月20日起正式施行。该办法详细规定了责任约谈的适用范围、程序和要求,旨在推动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食品生产经营行为,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风险。
根据办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存在以下六种情形之一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进行责任约谈:
- 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举报线索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经风险评估存在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的;
- 通过监督抽检、风险监测或监督检查发现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未及时整改、消除隐患,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风险蔓延或引发社会舆情造成不良影响的;
- 食品生产者一年内出现3批次及以上食品监督抽检不合格的;
- 未及时妥善处理投诉举报的食品安全问题,造成社会影响的;
-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未按要求开展风险排查或通过风险排查未有效消除风险隐患,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并造成社会影响的;
-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认为需要约谈的其他情形。
责任约谈方式包括集体约谈和个别约谈。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举报线索发现食品安全问题,经风险评估存在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的,应当进行集体约谈。多家食品生产经营者存在相同或类似被约谈情形的,可以组织集体约谈。
此外,山东省作为饲料兽药生产大省,产量、产值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2023年,全省饲料总产量达4716.3万吨,同比增长5.2%,总产值2058.3亿元,同比增长4.5%。兽药总产值达178.6亿元,同比增长5.1%,占比超过全国的1/5。山东在豆粕减量替代和抗菌药使用减量化方面成效显著,饲料中豆粕添加比例连续三年低于13%,累计减少豆粕使用300多万吨。
重庆市:多措并举保障特殊食品安全,严查“年夜饭”违规行为
重庆市渝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区范围内持续开展了特殊食品安全进商圈、进社区、进农村活动。通过一系列科普宣讲、LED屏幕播放宣传视频、问卷调查、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这些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对特殊食品安全的认知与防范能力。
自2023年10月《特殊食品经营规范》地方标准正式实施以来,渝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响应,迅速行动,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该标准的有效落实。据了解,《特殊食品经营规范》共8章,明确了特殊食品经营者应做、禁做的事情,应达到经营资质合法、场所条件达标、人员管理严格、索证索票齐全、陈列销售规范、应急处置有效、营销宣传合规、经营管理到位。
在商圈活动中,渝北区市场监管局于12月10日在兰亭新都汇商圈成功举办了“食安渝北 共建共享”特殊食品科普宣传主题活动。此次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现场发放问卷以收集群众意见,向参与代表及消费者发放特殊食品知识资料并进行现场答疑,经营商户进行承诺发言,以及由市场监管局执法干部进行的食品知识和膳食营养知识宣讲。此外,活动还设置了知识问答环节,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积极参与。
除了商圈活动,渝北区市场监管局还积极将特殊食品安全知识送入社区和农村。在农村地区,市场监管局联合相关部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条幅、现场讲解等形式,向群众普及特殊食品的基本概念、法律法规、监管措施以及消费选购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针对农村老年消费者,特别提醒其购买保健食品以及婴幼儿配方奶粉时,要在正规的商场、超市、药店等经营单位购买,并索要发票或销售凭据,遇到问题及时拨打12315投诉举报。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农村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也为他们提供了科学、理性的消费指导。
此外,渝北区市场监管局还利用人流密集场所LED屏幕循环播放特殊食品科普视频,引导公众科学认知、理性消费特殊食品。这种直观的宣传方式,不仅吸引了大量市民的关注,还有效提升了他们对特殊食品安全的防范意识。
为了确保《特殊食品经营规范》的有效落实,渝北区市场监管局还积极督促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提升管理水平,确保特殊食品的质量和安全。加强对特殊食品经营单位的监管力度,通过开展专项检查、监督抽查和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春节将至,年味儿渐浓,预订年夜饭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制作“年夜饭”的食材安全卫生吗?制作过程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吗?餐饮单位的“年夜饭”广告宣传靠谱吗?针对消费者的这些疑虑,1月9日,重庆市涪陵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力量,集中开展“年夜饭”食品安全专项执法行动。
当天上午,执法人员来到涪陵高新区百汇广场一家大型餐饮单位,对该餐饮单位的卫生状况、原辅材料采购(储存)情况、食品加工过程、“年夜饭”广告宣传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
在菜品制作间,执法人员发现环境卫生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未使用完的食材未及时遮盖,白案制作区的小苏打等添加剂未专柜存放,且有食品从业人员私人物品存放等。执法人员当即责令改正。
在凉菜制作间,发现该制作间设置的灭蝇灯离地面太远,不符合相关规定要求,执法人员责令其限期重新设置。
在餐厅前台,对该餐饮单位的宣传广告、菜单等进行检查,要求该餐饮单位拆除“不添加”等表述不清、容易误导消费者的广告用语。
当天,执法人员还对该餐饮单位的从业人员是否持有有效健康体检合格证明文件,食品采购索证索票是否规范,食品储存、加工、供餐过程操作是否规范,三防设施是否存在漏洞,餐饮具是否按规定次数进行清洗消毒,使用的洗涤剂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否按要求留样,是否按要求使用重庆阳光食品APP,以及是否按规定时间开展“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食品安全总监或食品安全员是否履职尽责等进行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当场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餐饮单位限期改正。
据涪陵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确保“年夜饭”食品安全,该局已下发通知,要求辖区各市场监管所加大执法力度,全面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监管措施,加强“年夜饭”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综上所述,山东省和重庆市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创新举措和严格执法,充分体现了两地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这些措施不仅有效提升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意识,也为其他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