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烹饪产生致癌物,专家建议改用蒸煮拌
创作时间:
2025-01-21 23:27:27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高温烹饪产生致癌物,专家建议改用蒸煮拌
现在大家都倡导在家吃饭,这样不仅安全,更是温馨。但错误的烹饪方式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威胁。如何选对烹饪方式与食用油?哪些油不推荐你吃?
烹饪中的隐藏“杀手”:油温太高
油热了、冒烟了再放菜,会危害人体健康。
- 产生致癌物质
- 淀粉类食物加热后,易产生属于2A类可致癌物的丙烯酰胺。
-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加热后,易产生杂环胺类化合物,这属于强致癌物,会在体内积累,逐渐降低免疫功能,可能会诱发身体各部位肿瘤。
- 加热脂肪类食物时易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
- 产生反式脂肪酸
除了精加工食品,在烹饪过程中也会产生反式脂肪酸。事实上,烹饪时食用油加热的温度越高、时间越长,产生反式脂肪酸的可能性越高。一般情况下,油冒烟时,油温多处于200℃以上,这时即使只是短时加热,也有产生反式脂肪酸的可能。
- 反式脂肪酸的危害
- 心脏病风险增加: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增加2%的反式脂肪酸摄入,患心脏病风险增加25%。身体的反式脂肪酸增多,会使得胆固醇增高,而会降低身体体里面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促进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增加动脉硬化和血栓风险。
- 对大脑功能不利:反式脂肪酸可能会增加大脑动脉硬化和大脑功能衰退的风险,老人摄入反式脂肪酸量大易患阿尔茨海默病,儿童则可能增加学习障碍 。
- 对婴幼儿发育不利:母体通过胎盘或母乳将反式脂肪酸传输给婴儿,可能会对婴儿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除了要控制炒菜时的油温,还需要关注烹饪方式的选择。
如何选择正确的烹饪方式?
建议选择蒸、煮、拌的方式进行烹饪。选择炒、炸的烹饪方式时可注意以下建议:
- 炒菜:热锅冷油、大火快炒,家中最好有一个能测油温的金属温度计,别等到油冒烟再放菜;炒之前可以先将食物焯水到半熟,以此减少高温烹饪时间。
- 煎炸食物:将食物煮熟后,可以缩短炸的时间,每次都用新鲜的油。
如何选择食用油?
食用油里99%以上的成分都是脂肪,脂肪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脂肪酸上。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后者又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从营养学上讲,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更多的油相对更健康。
不同种类的食用油适用于不同的烹饪方法,比如凉拌、煎炸或避免高温爆炒。当油温控制在140℃以下时,基本上各种油都是安全的,更高的温度则因油而异。
这3种油真的要少吃
- 开封时间过长的油:开封时间过长的食用油会与空气发生氧化,加速食用油变质,所以每次用完油都要盖好。并且食用油开封后,最好在3个月内吃完。
- 反复煎炸的油:反复煎炸的油容易产生致癌物,如苯并芘、丙烯酰胺、杂环胺等,对健康不利。
- 一些小作坊的“自榨油”:自榨油有黄曲霉毒素含量超标的风险。一方面,这些自榨油的原材料有可能是已经发霉、变质的;另一方面,小作坊生产环境较差,机器也比较脏,生产出来的自榨油没有经过精炼,无法彻底除掉杂质和有害物质。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热门推荐
智能化改造助力黄骅港吞吐量破3.3亿吨,跻身全国前列
Android 7.0推出流量节省模式,用户可控制应用后台数据使用
微信加好友小心骗局,这些细节要注意!
双十一微信好友互推攻略:引爆营销热潮
国际市场风云变幻,代理出口如何规避风险?
如何评估出口代理公司:六大关键指标
俄罗斯市场热,选对进出口代理公司是关键
神雕水战:杨过凭内力轻功胜周伯通
孔雀鱼性别大揭秘:谁才是真正的“美男子”?
节后办公室7个人里5个咳?教你预防嗓子痒咳嗽
冬季咳嗽怎么办?连花清咳片来帮忙
冬季咳嗽药怎么选?专家教你避坑
国家卫健委:鼓励医疗人员多做科普
初二成绩分化之困:思维能力培养是破局关键
哲学重思辨,科学重实证:两种认知方式的互补
李磊辞职入职UCSB,AI界再现大牛倒戈学术潮流!
S36赛季铠攻略:双路出装思路与实战技巧详解
S36赛季铠玩法攻略:4种出装搭配实战技巧详解
智能蓄水池破解干旱困局,民勤县现代农业迎来新发展
狗狗异食癖完全解析:成因、区分与解决方案
手账选购全攻略:从尺寸到纸张,打造个性化记录本
动手做本专属笔记本:材料准备到个性化装饰全攻略
狗狗缺钙怎么办?试试这些神奇补钙方法!
铁路电子客票报销,财务人员的新挑战
掌握四大面试技巧,助力求职成功
新冠病毒核酸标本采集规范
分子古生物学组合作研究揭示已灭绝东亚原牛的多样性及其对家牛的贡献
儿童超轻无毒彩泥,安全首选
自制水晶泥教程,宅家也能玩转创意
流萤领衔,星穹铁道两版本更新角色全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