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青春华章|105岁南开的教育魅力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02:1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青春华章|105岁南开的教育魅力

南开大学,这所百年学府即将迎来105周年华诞。从1919年创立至今,南开大学历经沧桑,始终秉持“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培养了无数栋梁之才。如今的南开大学,不仅是一所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更是一所充满活力、不断创新的现代大学。

南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由近代爱国教育家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学校坐落于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历经百年沧桑。

1937年,学校南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回津复校并改为国立。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成为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经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支持,发展成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2015年9月,学校新校区建成启用后,初步形成了八里台校区、津南校区、泰达校区“一校三区”办学格局。2017年9月,南开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南开大学的历史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爱国主义是南开的魂”,是南开的基因血脉。建校以来,南开历史上有名可考的烈士有数十位,他们挥洒下热血与生命,谱写出南开人爱国奋斗的壮丽篇章。和平年代,一批批南开学子继承先辈传统,携笔从戎,投身国防,书写绚烂、无悔的青春篇章。

南开大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先后推出《南开大学素质教育实施纲要》、“南开40条”、“南开卓越公能人才培养体系(3.0版)”等改革举措,不断升级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南开卓越公能人才培养体系(3.0版)”,本科教学实施了一系列改革:

  • 思政课改革:南开坚持一二课堂融合、“知中国”和“服务中国”同步发力,引导师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实现思政课课堂建设的闭环链接。100多支团队在暑假以短视频形式记录实践所得,形成“学生提问—师生共答—反哺课堂”的完整流程。

  • 微专业项目:南开开设首批16个微专业项目,拓展学生“跨界”学习路径,支持学生多元发展。同时,学校建设高阶课程项目,率先支持9个专业开展项目建设,注重项目式和研究式教学以及本研课程衔接。

  • 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学校携手华为发布南开大学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行动计划(AI教育教学篇),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的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目前开设或正在建设的人工智能课程达130余门。

  • 国际前沿小学期:南开大学2024年国际前沿小学期于7月举办,持续4周时间,共开设近40门线下课程,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名教师担任主讲人,授课内容涵盖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人文社科等多个领域。

  • “名师引领”通识课:南开面对全校学生开设《医药前沿与挑战》等课程,由国内外知名学者组建教学团队,配有青年教师助教团队,引导学生拓宽科学视野。

  • 卓越教学奖:2023年底,南开大学设立“卓越教学奖”,经个人申报、各教学单位推荐、形式审核、委员会评审、全校范围公示,10位教师获评2023年度“南开大学卓越教学奖”。

建校百年来,南开大学坚持“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弘扬“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传统,秉持“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理念,以“知中国,服务中国”为宗旨,以杰出校友为楷模,作育英才,繁荣学术,强国兴邦,传承文明,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技创新和高质量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80多年前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的“爱国三问”,点燃了那个时代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如今,即将迎来105岁生日的南开大学,也将用自己的教育魅力,持续书写自己的新篇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