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保命神器”:保健品真的有用吗?
年轻人的“保命神器”:保健品真的有用吗?
在现代社会,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健康焦虑,他们常常通过服用保健品来弥补营养不足。保健品是否真的有效?它们能否真正起到保健作用?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个问题,看看这些“保命神器”到底有没有用。
年轻人养生新趋势
近年来,年轻人养生已经成为一种新潮流。根据相关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保健食品消费人群中,25岁至40岁占比达39%,超过了51岁以上群体31%的比重。在传统观念中,“康养”一词似乎是“中老年”专属,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注重健康养生。
保健品的功效与科学依据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保健品,它们的功效到底如何?科学依据又是什么?
以烟酰胺核糖(NR)为例,这种曾被李嘉诚等人推崇的“长寿药”,在2017年被大赞“服用后感觉回到了20岁”。然而,最新科学研究结果却令人意外。来自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团队评估了目前已发表的25篇前沿文献,均与人类NR补充剂的临床试验有关。总结来说,口服NR补充剂几乎没有临床相关效果,同时这些研究结果有“夸大”的嫌疑。
医生和专家的观点
医生和营养专家普遍认为,保健品不能替代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巨大的工作压力、难以排遣的健康焦虑,以及过剩的健康知识三重挤压下,当代年轻人在过一种假装很健康的生活:把饮食营养外包给各种维生素补充剂,把熬夜的旧账外包给护肝片,把皮肤健康外包给内服美容液,把心脑血管健康外包给深海鱼油。
主打一个,能让保健品来负责的,绝不通过健康生活方式来身体力行。面对这种对健康极为敷衍又带有一丝认真的生活作风,连营养师看了都要说一句:相比无法确定的下班时间,明确吃进嘴里的保健品,正在给当代年轻人们提供一种新的确定感。
年轻人的保健品消费现状
年轻人热衷吃保健品,追根究底,是因为真的吃不够。打工人的工位上摆满了瓶瓶罐罐,有点未来已来的感觉。2023 年,由央视、国家统计局、中国邮政联合发起《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结果显示,保健养生消费,已经冲进了年轻人消费榜单前三名,占比 31.04%,仅次于旅游与数码。
繁重的工作压力之下,担心猝死的年轻人,尤为在乎心脑血管健康。刚刚过去的 2023 年「双十一」购物节,某主流购物平台销售数据显示,深海鱼油、益生菌、辅酶 Q10 等产品是预售首日最受欢迎的保健单品。在海外保健品榜单中,依旧是鱼油、深海鱼油为代表的心血管营养补充剂位于前列,销售额达到了 3.55 亿元。
结论
综上所述,保健品并非“万能药”,不能替代健康的生活方式。年轻人应该更加注重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和充足睡眠等健康生活方式,而不是单纯依赖保健品来维持健康。同时,在选择保健品时,一定要谨慎,注意成分对比和个人体质差异,选择正规、可靠的品牌,并遵循使用说明和推荐摄入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