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过昭关:从历史典故看现代人的“蒙混过关”
伍子胥过昭关:从历史典故看现代人的“蒙混过关”
“一夜愁白了头”,这是伍子胥过昭关时留下的千古佳话。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伍子胥的智慧与勇气,还诠释了“蒙混过关”的真正含义。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当时,伍子胥因楚平王听信谗言诛杀其父兄,被迫逃亡至吴国。在逃亡途中,他遇到了重重困难,其中最险要的一关便是昭关。
昭关位于今安徽省含山县北,两山对峙之间,前面便是大江,形势险要,并有重兵把守。楚平王下令画影图形,到处捉拿伍子胥,使得过昭关难于上青天。然而,伍子胥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在东皋公的帮助下,伍子胥成功混过了昭关,到达吴国。
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展现了他在逆境中的智慧与勇气。然而,在现代社会,我们却常常看到一些人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蒙混过关”。近期,辽宁省大连市纪委监委通报了一起“修图整改”案例,一名社区城管专干孙某在收到城市管理问题处理单后,非但没有按要求妥善处置建筑垃圾,反而使用修图软件对平台反馈图片中的建筑垃圾进行遮掩,妄图用“修图整改”的方式蒙混过关,最终被给予党纪处分。
这种“修图整改”的行为,本质上就是一种现代版的“掩耳盗铃”。它不仅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会带来更大的隐患。正如一位媒体工作者所言:“要把好事办好,防止出现‘修图整改’这类弄虚作假行为。”这需要我们从思想上正本清源,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
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该像伍子胥一样,运用智慧和勇气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蒙混过关。正如一位政府工作人员所说:“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是真干还是假干,干到哪种程度,干成哪种品质,既是方法问题,也是态度问题,更是作风问题。”
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该倡导真抓实干的精神,反对任何形式的弄虚作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克服困难,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进步。伍子胥过昭关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历史佳话,更是一面镜子,时刻提醒我们要以智慧和勇气面对挑战,以真诚和努力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