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歌唱祖国》影视版再掀热潮:央视专题片创新演绎经典歌曲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50:0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歌唱祖国》影视版再掀热潮:央视专题片创新演绎经典歌曲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这首《歌唱祖国》自1950年诞生以来,就以其明快雄壮的旋律和振奋人心的歌词,成为传唱最广的歌曲之一,被誉为“第二国歌”。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央视文艺专题片《文艺里的新中国》首期节目,以创新的艺术形式再现了这首经典歌曲的创作历程,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反响。

01

节目背景与意义

《文艺里的新中国》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创制的年度重点系列文艺专题片。节目以新中国75年来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纵深维度,遴选在不同历史时期反映社会发展、时代进步、民生改善、文化建设、人民幸福的优秀代表作品,以还原历史讲述、情景戏剧表演与经典再创秀演相结合的综合艺术表现方式,讲述文艺经典诞生幕后的求索历程和守正创新故事。

首期节目聚焦《歌唱祖国》,通过戏剧演绎展现了这首歌的创作过程。节目邀请了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天津歌舞剧院、天津音乐学院、天津市耀华中学等单位参与录制,演员郭晓东饰演《歌唱祖国》词曲作者王莘,国家一级指挥于海、首位钢琴演奏者靳凯华等也参与其中,展现了这首经典歌曲在影视作品中的独特魅力。

02

《歌唱祖国》的创作故事

1950年,适逢新中国成立1周年,天津音乐团团长王莘被天安门广场上热烈的庆祝场面深深触动。他看到五星红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听到群众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内心涌动着强烈的创作冲动。回到天津后,他将这份激动化作音符,创作出了《歌唱祖国》这首传世之作。

在《文艺里的新中国》节目中,演员郭晓东通过精湛的演技,生动再现了王莘创作《歌唱祖国》时的情景。他站在天安门广场上,眼前是欢庆的人群,耳边是激昂的口号,心中是满满的自豪感。他将这份情感融入到每一个音符中,创作出了这首激励了几代中国人的经典歌曲。

03

影视版的亮点

《文艺里的新中国》首期节目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节目采用情景戏剧表演与经典再创秀演相结合的方式,将《歌唱祖国》的创作背景、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全方位呈现给观众。

郭晓东的表演是节目的最大亮点之一。他通过细腻的演技,成功塑造了王莘这一角色。从王莘在天安门广场上受到触动的那一刻,到他在创作过程中反复推敲每一个音符,再到歌曲完成后与群众一起欢唱的场景,郭晓东都演绎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

此外,节目还邀请了国家一级指挥于海和首位钢琴演奏者靳凯华参与录制。于海以讲述人的身份,分享了自己指挥《歌唱祖国》参与国家盛大庆典、见证大国外交的难忘经历。靳凯华则在耀华中学礼堂再次奏响这首经典之作,再现了74年前首演时的场景。

04

观众反响与社会影响

这台精心制作的节目引发了观众的热烈反响。市民袁方萱动情地说:“这首歌曲背后蕴含的家国情怀打动人心,歌曲与天津的渊源也让我感到亲切、骄傲。这首歌充满力量,承载了我们的情感与记忆以及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深情。每当听到这首歌的旋律,我就仿佛感受到那份炽热的爱国情怀,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天津音乐学院表演专业大三学生付东越表示:“节目录制过程中,于海老师指导我们如何用更饱满的情绪演唱《歌唱祖国》。扮演王莘的郭晓东老师则教给我们如何让表演自然生动,体现出精神面貌。这次演出不仅是展示自我的机会,也在一遍遍传唱《歌唱祖国》中感受到了经典魅力,还有老一辈艺术家对祖国的深沉热爱。”

05

文化传承与时代意义

《歌唱祖国》这首歌曲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正是因为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展现了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在新时代,这首歌曲依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意义。

正如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二级编剧王晓龙所说:“老一辈艺术家是‘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创作的作品既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又让人热血沸腾、深受鼓舞。他们身上那种心怀人民、脚踏实地、真情投入的精神,需要我们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学习和继承。”

《文艺里的新中国》通过创新的艺术形式,不仅让经典作品焕发新生,也让新时代的观众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歌唱祖国》背后的故事和意义。它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无论身处何方,都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