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夜热警惕上呼吸道感染
冬季夜热警惕上呼吸道感染
随着冬天的到来,你是否发现晚上睡觉时身体会莫名发热?这种现象可能不仅仅是穿多了或者被子太厚那么简单。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冬季夜间发热背后的原因和应对方法。
为什么冬天晚上会发热?
冬季夜间发热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感染性因素。比如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冒。感冒病毒在冬季异常活跃,容易引发发热、头痛、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此外,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麻疹、水痘等也可能导致发热。
除了感染性因素,非感染性因素也是夜间发热的重要原因。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等疾病,都可能在晚上出现发热症状。这是因为晚上的时候,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作用不如白天强,调节能力也比较弱,所以在晚上更容易出现发烧的情况。
另外,内分泌因素也不容忽视。人体抵抗力及免疫力由于与人体内分泌相关,具有一定周期性,呈节律性变化。患者晨起时激素分泌相对较多,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体温呈下降趋势,而晚上因上述激素分泌较少,体温一般呈上升趋势,甚至部分患者晚上出现发热的情况。
如何预防和应对冬季夜间发热?
接种疫苗:对于一些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麻疹、水痘等,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国家免疫规划为儿童免费接种14种疫苗,可预防包含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结核病等疾病,按照接种程序全程接种相应疫苗,大多数人能够产生特异性保护抗体,能预防相对应的传染病,也可自愿自费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替代免疫规划疫苗中相同种类的疫苗。流感疫苗和水痘疫苗等非免疫规划疫苗,需要自愿自费接种,有条件的人员,也可接种其他非免疫规划疫苗。
加强通风换气:虽然天气寒冷,也要定期打开门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在室内的积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充足的睡眠、营养均衡的饮食都有助于调节我们身体的各种机能,增强我们的抗病能力。
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适量运动可增强身体的血液循环,提高抵抗力。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触摸眼睛、口鼻等部位;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毛巾等掩住口鼻;与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接触时佩戴口罩,这些都是保护自己不受疾病侵害的有效手段。
发热时怎么办?
如果发现自己或家人出现发热症状,首先要保持冷静。可以先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如果体温超过37.4℃,并且持续不退,应及时就医。在就医前,可以采取一些物理降温措施,如用温水擦拭身体,但不要使用酒精擦拭,以免引起皮肤过敏或刺激。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发热伴随有其他严重症状,如呼吸困难、胸痛、意识模糊等,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避免延误病情。
冬季夜间发热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应对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发病风险。记住,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采取行动,是保持健康的关键。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一定要及时就医,让专业医生来帮助你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