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上海发现3000只貉,建首个科普馆引导居民科学对待

创作时间:
2025-01-22 04:43:13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上海发现3000只貉,建首个科普馆引导居民科学对待

你知道吗?在上海这个繁华的大都市里,竟然藏着一群神秘的“小邻居”——貉。它们长得像狐狸又像浣熊,有着标志性的“黑眼圈”,看起来超级萌!更让人惊喜的是,这位“小邻居”可不是稀客,据统计,上海已经有超过300个小区发现了它们的身影,总数估计在3000到5000只之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秘这位神秘“小邻居”的生活吧!

01

貉:从山野到都市的“打工人”

貉是一种体型短粗的犬科动物,体重一般在3到6公斤之间。它们的面部有明显的“黑眼圈”,四肢短小,尾巴较短,整体看起来就像一个迷你版的泰迪熊。别看它们长得可爱,其实是个“夜猫子”,白天躲在洞穴里睡觉,晚上才出来活动。而且它们还是个“小吃货”,什么都能吃,从小型哺乳动物、鱼类到植物果实,都是它们的美食。

近年来,貉开始频繁出现在城市里,甚至在一些高档小区安了家。比如在上海的御上海小区,貉的数量和密度一度激增,让居民们又惊又喜。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位“小邻居”,相关单位在小区里放置了红外相机,对貉种群进行长期监测。通过监测,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居民区,貉更倾向于选择建筑区域活动,而在森林公园里,它们则会避开建筑区域。这说明,貉这种小动物有着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简直就是动物界的“打工人”!

02

貉的“城市生存指南”

既然貉已经悄悄搬进了我们的小区,那我们该如何与这位“小邻居”和谐相处呢?专家建议大家遵循“四不原则”:不害怕、不接触、不投喂、不伤害。遇到貉时保持冷静,不要试图靠近或触摸它们,更不要随意投喂,以免影响它们的自然行为。同时,在户外遛狗时务必牵绳,防止意外冲突。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位“小邻居”,上海还建成了首个貉社区科普馆——“貉谐社区”科普馆。这个科普馆位于松江御上海小区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馆内通过场景复原、互动体验、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方式,模拟貉在社区的生活栖息地。参观者可以通过触摸式听音物种小像、旧物改造、翻翻墙、绘本、创意展板等互动设施,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探索中来,加深对貉的科学理解。

03

从“小邻居”到“保护对象”

虽然貉看起来萌萌哒,但它们其实是一种非常敏感的动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貉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很大威胁。幸运的是,人们已经意识到了保护这位“小邻居”的重要性。2021年2月1日,貉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保护动物,这意味着它们将得到更多的保护。

为了更好地保护貉,上海还开展了全市范围的“貉口普查”。这次普查不仅填补了城市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科研空白,还推动了相关保护条例的制定。根据普查结果,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中明确规定“禁止投喂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野生动物”,为科学保护貉提供了法律依据。

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貉不仅是我们城市的“小邻居”,更是大自然的重要一员。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这位“小邻居”,让它们在上海这片繁华的土地上,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家园。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