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乡村分享会到国际交流平台:仓东村的文化传承之路

创作时间:
2025-01-22 08:54:2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乡村分享会到国际交流平台:仓东村的文化传承之路

2024年1月,江门市开平仓东村启动了一个名为“仓东Talk”的文化交流项目。这个看似普通的乡村文化活动,却在短短一年内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数百位文化遗产爱好者和研究者。它不仅成为连接海内外乡亲的重要平台,也让仓东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成为了侨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前沿阵地。

01

从同仁分享到海内外乡亲互动

“仓东Talk”的发起人是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教授谭金花。她回忆说,活动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邀请曾经参与过“仓东计划”的学生们回来,分享他们与仓东村之间的故事。然而,第一期活动的效果远超预期,吸引了50多位来自广东各地的文化遗产爱好者。这给了他们信心,决定将活动持续办下去。

随着活动的深入,参与“仓东Talk”的主讲人和分享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仓东村故事,扩展到侨乡故事、华侨华人家族故事、文化遗产研究教育传播等多个领域。主讲人中不乏来自学术界的大咖,如美国格林奈尔大学人类学助理教授伍颖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教授余全毅等。他们从不同角度解读侨乡文化,让参与者对江门侨乡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02

邝其照:五邑华侨先驱的传奇人生

在近期的一期“仓东Talk”活动中,邝其照的外曾孙黄植良以“五邑华侨先驱——晚清改革家邝其照”为主题,分享了邝其照的生平事迹与贡献。邝其照,别号蓉阶,生于1845年,广东台山人。他是近代中国从事英语教育的先驱者,也是最早编纂英汉词典和英语读本的中国人。他编撰的英汉词典帮助了晚清时期无数人走出国门拥抱世界,接受新知识新文化。

黄植良展示了大量与邝其照生平有关的珍贵材料和私人收藏的原版书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邝其照编写的《字典集成》英语学习字典,这本字典是黄植良特意从美国的大学图书馆借出并邮寄到仓东的。通过这些珍贵资料,参与者不仅了解到邝其照在推动新式教育、社会进步等方面的贡献,还深刻感受到邝其照作为一名早期华侨社会改革家的家国情怀。

03

仓东村:侨乡文化传承的活化石

仓东村坐落于开平市塘口镇,临近著名的华侨园林“立园”,是开平谢氏家族近700年繁衍不息的见证,也是近代华侨家族发展史的缩影。据仓东村村干部谢雪暖介绍,村里有200多名华侨华人定居海外和港澳地区,年纪最大的已有百岁高龄。这些华侨华人不仅支持家乡发展,也深深影响着村民的衣食住行。

2011年,“仓东计划”——一个以仓东村为试点的文化遗产保育与活化项目开始实施。在该项目的推动下,村里两座最大的祠堂得以修复保育,现在成为展馆、图书馆和华侨文化的传承基地。沈益民是“仓东计划”的联合发起人之一,他经常在展馆内负责讲解工作。他介绍说:“这是《时局图》,关于作者谢缵泰的事迹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实他是开平人,还是从仓东村一带出去的。”

“仓东计划”的目标是协助村民们保护当地特色建筑与传承传统文化。如今十多年过去了,仓东村成为了华侨文化的交流平台,国际学术团体、海内外高等院校学者专家等纷至沓来,还吸引众多的海外侨团来这里寻根、研学交流。据统计,今年有超1000人来到仓东村开展研学活动。

04

打造侨乡文化新地标

在江门,像仓东村这样的侨乡文化地标还有很多。江门市博物馆主办的“字典中的国际视野——邝其照专题展”、新推出的文旅项目滨江侨院等,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讲述着侨乡的故事。滨江侨院以“侨”为核心,融合侨乡本土植物与建筑文化,打造集文化、旅游、商业于一体的高端城市名片。

专家建议,江门应进一步整合各类文化资源,打造博物馆群,融合物件展览、文化餐厅、书店阅读、非遗手作工坊等元素,形成沉浸式消费场景。同时,要注重文化地标的故事性和体验性,让游客在感受侨乡文化的同时,也能享受到高品质的文旅服务。

“仓东Talk”活动的成功,为江门打造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提供了有益启示。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文化分享活动,更是一个连接过去与未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通过这样的平台,江门侨乡文化得以传承与创新,华侨华人的情感纽带得以维系与加强。正如谭金花所说:“我们研究以前的人、以前的故事和以前用过的物件,就是为了了解前人的生活,从而更好地建立海外华侨华人对于故乡的情感,建立他们对于故乡的自豪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