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苏轼于雪中写下的一首词,短短56个字,读懂人生豁达
大雪节气,苏轼于雪中写下的一首词,短短56个字,读懂人生豁达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至大雪节气,冬季的第二阶段——仲冬时节。大雪,意味着雪花飘飘,北方呈现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阔奇景,而南方也到处可见雪花飞舞、浑然一体的雪色天地。在这样的日子里,让我们一起品读苏轼的一首词,感受他笔下的雪景,领悟其中的人生智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首《和子由渑池怀旧》是苏轼在宋仁宗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所作。当时,26岁的苏轼刚刚开启人生的第一份职业——大理评事凤翔府判官。在赴任的途中,他收到了弟弟苏辙寄来的一首诗,诗中回忆了两人五年前上京应试,途径渑池时的点点滴滴。苏轼此次经过渑池,正是大雪纷飞的时节,他再次来到兄弟俩昔日投宿的僧舍中,看着白茫茫的大雪,由雪景起兴,写下这首诗勉励弟弟,也勉励自己。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厚厚的大雪覆盖了万物,给人间换上了崭新的容颜,雪中的僧舍更显得清幽寂静。清雅的雪景唤起了诗人的兴致,诗人乘兴来到舍外慢慢欣赏。天空中传来鸿鹄的鸣叫,它们也被雪景吸引,忍不住在雪地上偶然停留,留下或深或浅的足迹。
眼前的一幕让诗人若有所悟,这雪泥上偶然留下的指爪印迹,不正是我们生命中那些不经意的瞬间吗?“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鸿鹄它心怀远大的理想,只管振翅高飞追求它心目中的远方,它又哪里会在意雪地上留下的或东或西的指爪印记呢?这一句是苏轼对人生的思考,作为一个刚刚上任的公务员,迈出了仕途的第一步,他的心中也有鸿鹄一样的远大梦想,想要经世济民,想要建功立业。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老僧:指奉闲僧人,五年前兄弟二人上京曾在奉闲僧人的僧舍借宿。新塔:古代僧人去世后,以塔葬其骨灰。坏壁:指奉闲僧人的僧舍墙壁,旧题:兄弟二人曾在僧舍的墙壁上题诗。五年前的一切已经物是人非,老僧已经离世,昔日我们的题诗也被风雨摧残,早已经变得模糊不清。这一句是对眼前现实的描绘,时光流转,无声向前,它悄没声息地改变着一切,亦不会为任何人停留,这是人生不变的规律。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蹇(jiǎn)驴:指腿脚不灵便的驴子。苏轼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即崤山,在渑池西),骑驴至渑池。”你还记得那个时候,我们来时骑的马死了,不得已只能骑着一头坡脚的驴子前往渑池,山高水长,人累得不行,驴也累得直叫唤。诗人细数着五年之间发生的点点滴滴,赶考时的艰辛,题在墙壁的旧诗,僧人的去世,诗人白衣换青袍,而谁也不知道未来还会发生什么!这一切的一切,不正如同雪地上那飞鸿的爪印吗?真实地发生过又被岁月淹没了痕迹。
人生既如此,那么,这一生到底该如何度过呢?我想苏轼真正想要说的是:我的心中有一个如飞鸿一样的梦想,我想要自由的去飞翔,积极进取的同时,也要学会随遇而安。不为过往而伤怀,心怀热爱勇往直前,让生命中那一个又一个的足迹点亮整个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