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古诗里的“霭”字,美到窒息!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45:3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古诗里的“霭”字,美到窒息!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这是王维在《终南山》中对“霭”字的经典运用。诗中,王维用“青霭”来形容山间若有若无的云雾,营造出一种朦胧、神秘的意境。这种意境,正是“霭”字在古诗中独特的韵味所在。

“霭”字的基本含义是云气、烟雾。在古诗中,诗人常常借用“霭”字来描绘自然景象,营造特定的氛围。例如,柳永在《雨霖铃》中写道:“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里的“暮霭”不仅描绘了傍晚时分江面上的烟雾,更渲染了一种离别的愁绪,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不舍。

再如,韩翃在《宿石邑山中》中写道:“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诗人通过“山霭”来描绘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迷茫、幽远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霭”字在古诗中的运用,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象的美丽,更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细腻的感受和描绘。例如,元稹在《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中写道:“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这里的“青霭”不仅描绘了小暑时节的湿润气候,也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锐观察。

“霭”字在古诗中营造的意境,往往给人一种朦胧、神秘的感觉。这种感觉,既体现了自然景象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悸动。例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这里的“尘雾”不仅描绘了长安城的景象,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失落。

“霭”字在古诗中的运用,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柔和、温和品质的追求。例如,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写道:“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这里的“海雾”不仅描绘了月夜下的自然景象,也象征着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展现了温柔、细腻的情感。

“霭”字在古诗中的运用,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感受和描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柔和、温和品质的追求。这种独特的韵味,使得“霭”字成为了古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