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胎蛋白检测新突破:结合DNA甲基化标记物显著提高肝癌早筛敏感性
甲胎蛋白检测新突破:结合DNA甲基化标记物显著提高肝癌早筛敏感性
最新突破:甲胎蛋白与DNA甲基化标记物结合显著提高肝癌早期诊断率
近期,一项发表在《Communications Medicine》上的研究显示,将甲胎蛋白(AFP)与新型DNA甲基化标记物(M4评分)结合,可显著提高肝癌(HCC)早期诊断的敏感性。这一发现为肝癌的早期筛查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率。
甲胎蛋白:肝癌筛查的重要标志物
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简称AFP)是一种在胎儿发育期间由肝脏和卵黄囊产生的蛋白质,成年人体内含量很低。在临床上,甲胎蛋白是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标志物,约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甲胎蛋白会升高。因此,甲胎蛋白偏高可能是提示肝癌等疾病的重要指标。
甲胎蛋白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酶联免疫法、放射免疫分析法、放射免疫电泳法、荧光免疫法、化学发光法等。正常情况下,甲胎蛋白的含量一般小于25μg/L。甲胎蛋白的含量和肝脏的健康程度密切相关,体内如果出现了肝癌或者肿瘤的情况,甲胎蛋白的含量就会发生变化,容易出现大幅度的波动。
突破性研究:M4评分与AFP结合显著提高诊断敏感性
尽管甲胎蛋白在肝癌筛查中具有重要价值,但其在早期肝癌中的敏感性仍有待提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基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DNA甲基化标记物的新型诊断方法。
研究团队首先对多个基因的甲基化水平进行了受试者操作特征(ROC)分析,以确定每个基因对肝癌的鉴别能力。结果显示,STAP1、RNMTL1P1、GLRX2、NBPF3和MAP1LC3B2在肝癌所有阶段都显示出显著差异。基于这些发现,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包含8个基因的甲基化评分模型(M8评分),并进一步优化为包含4个重要分类因子的M4评分(基于MAP1LC3B2、NBPF3、RNMTL1P1和STAP1四个基因甲基化水平的评分)。
临床验证结果显示,M4评分与现有的诊断工具(如AFP)相结合,可显著提高早期肝癌的诊断敏感性。具体而言,M4 + AFP在A期的敏感度为88.2%,在所有阶段的敏感度高达95.7%。这些结果强调了PBMC甲基化标志物与当前血清学和血浆标志物结合的潜力,为早期肝癌提供了更全面、更有效的诊断方法。
提高早期诊断率,改善患者预后
肝癌是全球死亡率第三的常见恶性肿瘤,早期肝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为34.2%,而晚期则降至不到1%。因此,提高早期诊断率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传统的诊断方法,如超声、CT和MRI,往往对早期肝癌缺乏敏感性,而活检则存在风险和不适。甲胎蛋白作为常用的血清学标志物,在早期肝癌中也缺乏令人满意的敏感性。因此,将M4评分与AFP结合的新方法为肝癌的早期筛查提供了新的希望。
多模态检测:未来肝癌筛查的发展方向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多模态检测手段将成为肝癌筛查的重要发展方向。例如,江苏先思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肝癌辅助诊断产品“洁太司”,通过检测人体血清中的糖链,经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分析评估肝癌风险,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度,能够大幅提高早期肝癌检出率。
此外,燃石医学在AACR 2024大会上公布的研究显示,仅需检测8个甲基化标志物的COMET方法在肝癌早期筛查中具有出色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其性能优于AFP、PIVKA-II以及常用的早筛评分系统。这些创新技术为肝癌的早期发现提供了可靠、便捷且可及性高的工具,有望成为肝癌筛查领域的重要里程碑。
总之,将甲胎蛋白与新型DNA甲基化标记物结合的诊断方法为肝癌的早期筛查带来了新的突破。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肝癌筛查将更加精准、高效,为患者的生存获益带来更为明显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