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年音乐会再唱《梨花颂》,梅派艺术薪火相传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02:3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年音乐会再唱《梨花颂》,梅派艺术薪火相传

近日,河北交响乐团2025新年音乐会上,一曲《梨花颂》再次唱响,引发了观众的热烈反响。这首由杨乃林作曲、翁思再作词的京剧经典唱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了国粹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典范。

《梨花颂》首演于2003年,是梅派经典唱段,原唱为梅葆玖先生。它融合了京剧二黄调式与梅派特色,旋律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2024年恰逢梅兰芳诞辰130周年、梅葆玖诞辰90周年,北京京剧院组织了40余人前往香山祭扫,并演唱了《梨花颂》以示追思。北京京剧院的梅派艺术传承有序,剧目丰富,弟子代际相传。近期的“梅韵流芳”纪念活动巡演反响热烈,每场上座率高达80%至90%。

《梨花颂》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独特的音乐结构和演唱技巧。它以四平调为基础,加入二黄腔韵,情感深沉且富有表现力。歌词内容如“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象征爱情的短暂与美好,“此生只为一人去”则表达了杨贵妃对唐明皇的深情。演唱时要求演员嗓音高亢稳定,运用破绽、呼啸等技法展现角色情感变化。舞台表演则结合面部表情、眼神交流及肢体动作,生动诠释角色内心世界。

作为新世纪以来戏歌传唱的代表作,《梨花颂》将京剧音乐与梅派唱腔结合,广为传唱。创作者将京剧的音乐与梅派唱腔结合,选取京剧《贵妃醉酒》〔四平调〕里用作上下句连接的“过门”旋律作为《梨花颂》的主要旋律,因其婉转悠扬、朗朗上口,成就了歌曲中开门见山的那句“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一时间广为传唱。

在2024年12月6日举办的“百姓戏台周周演”京剧专场演出中,梅派艺术传人韦红玉与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互动,普及京剧知识。演出包括京剧清唱《梨花颂》等节目,展示了京剧艺术的魅力和传承。诗朗诵《走近你中国京剧》描绘了京剧的唱腔、表演风格和历史背景,展现其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票友们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和赞美。

《梨花颂》不仅是一首艺术作品,更承载着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它在保留传统京剧韵味的同时,融入现代审美,让国粹艺术焕发新生。正如北京京剧院青年梅派名家张馨月所说:“站在这里,我心里的使命感、责任感越发强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