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判断“清华简之真伪”不难,只要清华大学愿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判断“清华简之真伪”不难,只要清华大学愿意

引用
科学网
1.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75648-1438304.html?mobile=1

清华简的真伪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清华简的可疑之处,包括其来源、文本质量、与其他文献的对比等,并引用了多位学者的观点和研究,为读者提供了深入的思考和判断依据。

  1. 清华简购于香港文物市场,分七包送达,部分竹简以竹片托护,个别篇章成卷状,并无证据“出土于同一墓葬”,两枚无字残简的碳14测年不足以证明全部为真。
    尽管清华简文本拙劣而疑点众多,但辨伪者并无铁证。笔者觉得,出土的空白竹简有限,墨书于饱水湿简不易;故而竹简为真,简文就该不伪。只要清华大学愿意,在有字竹简空白处取样测年,判断真伪不难。

    《筮法》揭取前照片,似乎不像“煮熟的烂面条”。盗墓者难以全部挖除墓穴封土,多以竖洞入墓,如何取出竹简而有如此形状和色泽——倘若为真,则已埋藏2300年、出土约两年。又,拍摄简文前通常采用化学药剂使竹简脱色,恢复本色以显示字迹。
  2. 下列博文表明清华简可疑,当然只是可疑。
    [1] 清华简《系年》或伪之证据九条 (再修订)
    [2] 清华简《越公其事》也是可疑
    [3]
    贴出文[2] 后承蒙一位前辈惠赐,得以拜读“朱岐祥(2018). 談《清華簡》(七)〈越公其事〉的兩章文字校讀”。专业人士的质疑,既深且广,如“《國語》現存宋刻明道本、公序本及《四部備要》排印清代士禮居翻刻明道本,均一卷到底,不分章節近人註本、校點本才逐卷分段註文;而简文以墨丁分隔,第十、十一章大部分內容與《國語‧吳語》的篇末兩段文字敘述幾乎全同”。子居先生相信清华简为真,也列出《越公其事》诸多欠妥。
  3. 前文介绍中学退休的数学老师何焱林先生对清华简《金縢》的质疑;再介绍先生“评清华简《皇门》”少许内容,笔者略作补充说明。
    清华简《皇门》 维正 庚午,公格在库门,公若曰:“呜呼!朕寡邑少邦,……”
    《逸周书•皇门》 维正月庚午,周公格左闳门会群门,曰:“呜呼!下邑小国……”
    ①简文脱“月”字不必在意,疏忽总是有的。②“公” 当指周公,但其时还有太公、召公在朝,总该明确。③西周金文“格”多见,后期亦有“格于”,但未见“格在”;先秦“在”是动词,与介词“于”不同,清华简《摄命》有“立在”、《尹至》有“至在”,皆误。④简文缺漏说话对象,⑤而“公若曰”之“公”为赘词。⑥“寡邑”为生造之词,而“下邑”先秦两汉文献38见;⑦“”用语欠妥。⑧以“邑少邦”叙说周之现状有误,《尚书》《逸周书》称周“小邦”、“小国”皆指灭商之前以与殷商比照,并非谦词。
    传世文本只是“群门”不很明确,有说“群臣”之误,有说各部门之意,《左传》有“晋政多门”、现在有“政出多门”,故而“门”可以指代人员。追述克商之前,周乃“下邑小国”。《逸周书》“邦”九见,此处“国”并非避汉高祖之讳;《尚书•金縢》“邦人”两见,“流言于国”,“国”乃国都之意,并非“显然是汉人避高祖讳的结果”。
    《清华简(壹)》整理说明(下)称,简本《皇门》“相对而言文通字顺,显然优于今本”,并不能成立。传世文献因简文传抄及后世雕版,出现讹误衍脱而有几处难解,乃是常见,后世注家多有解释。《清华简》若是现代伪作,当然可以择善而从或另选字词,“焕然冰释”并不能作为祖本之证据;至于用“邦”易“国”以示未曾避讳,或许正是作伪之态。
  4. 传世《尚书》有今文和古文两类,其真伪至今仍存在争论——皆真、今文真而古文伪、皆伪;现在又缠入清华简的真伪,真是混乱呢。李学勤先生本来要走出疑古,认为今文和古文《尚书》俱真,后来有了清华简,只得“推翻自己早年的观点”说古文《尚书》不真;何焱林先生、张岩先生认为清华简伪而古文《尚书》真;黄怀信先生认为清华简和古文《尚书》皆真,而房德邻先生认为皆伪。还好,现在主流意见是今文《尚书》为真。
    《尚书》之真伪大约永远不能说清楚,但清华简有实物在,只要清华大学愿意判断真伪,在有字竹简空白处取样测年即可。国家标准的取样量是20~50 毫克,费用有说两三千元,又有何难呢。需要知道,两枚无字残简的测年BC305±30 年,就说全部清华简通过科学检测,那可是自欺欺人啊。
    杨家刚. 辨别史料真伪 推进二重互证——李学勤的“《尚书》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4.8
    黄怀信. 清华简《保训》篇的性质、时代及真伪. 历史文献研究, 2010(0):133-136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