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打造“两江八脉”水网体系,将解决3.2万人用水难题
潼南打造“两江八脉”水网体系,将解决3.2万人用水难题
潼南区正加快推进“两江八脉,五横两纵”水网布局,旨在解决区域内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这一布局涵盖了涪江、琼江两大主干河流及其八大支流,通过一系列水利工程,如铜车坝水库和桂林泵站,潼南不仅提升了供水保障能力,还优化了城乡供水管网系统,有效缓解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用水难题。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潼南在水利建设方面的重大进展,也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
“两江八脉”水网布局的具体构成
“两江八脉”水网布局以涪江和琼江两大主干河流为核心,辅以八大支流,形成纵横交错的水系网络。其中,涪江是嘉陵江的最大一级支流,全长近700公里,流经四川绵阳、遂宁至重庆潼南、铜梁,在合川汇入嘉陵江。琼江则是涪江的一级支流,全长约233公里,流域面积约为4440平方公里,是一条具有丰富水能资源的河流。
重点水利工程及其成效
在“两江八脉”水网布局中,铜车坝水库和双江航电枢纽是两个重要的水利工程。
铜车坝水库位于潼南区南部复兴河流域,是一座以城镇供水和农业灌溉为主,兼顾农村人畜饮水等综合利用功能的中型骨干水利工程。水库建成后,年可供水量为792万立方米,将有效解决小渡镇和卧佛镇3.2万场镇人口供水,以及复兴河沿岸灌区2.1万亩耕地灌溉用水和灌区内1.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问题。目前,水库借水坝坝体混凝土浇筑完成90%,总体工程量已完成80%,预计2025年年底完工。
双江航电枢纽是重庆潼南在建的最大水利工程,位于潼南区双江镇仙鹅村,是川渝合作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项目。工程完工后,将使得涪江水位提升2米,航道更加深广,千吨级船舶得以畅通无阻地从潼南驶入嘉陵江,进而通达长江。目前,工程量已超过80%,预计2024年完工。
水网布局的重要意义
“两江八脉”水网布局的实施,对潼南区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它有效解决了区域内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提升了供水保障能力。其次,通过优化城乡供水管网系统,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生产用水条件。此外,水利工程的建设还带动了当地就业,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以双江航电枢纽为例,该工程不仅将大幅提升涪江的航运能力,还兼具生态修复、水资源开发、防洪灌溉、发电等多重功能,预计年平均发电量可达1.885亿千瓦时。
未来展望
随着“两江八脉”水网布局的不断完善,潼南区的水利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备,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将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