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低频噪声污染不容忽视,6大措施助力防治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41:2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低频噪声污染不容忽视,6大措施助力防治

低频噪声,尤其是频率在1至100Hz之间的声音,已成为现代城市的重要污染源。它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严重危害,导致神经衰弱、失眠、头痛等多种健康问题。此外,低频噪声还会对听力、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多个身体系统产生长远损害。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低频噪声侵害,建议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安装隔音玻璃、使用隔音材料等。让我们一起关注低频噪声的危害,守护我们的健康。

01

什么是低频噪声?

低频噪声是指频率在200赫兹以下的声音,一般人所能听到的声音就是在20Hz~20000Hz间,20Hz以下的是次声波,20000Hz以上的是超声波。但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和生理条件存在差异性,所以听觉能力不太一样,导致有些人对低频噪音无感,甚至感觉听不到,而有些人很敏感。

02

低频噪声的主要来源

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低频噪声来源主要有6大类:电梯、变压器、高楼中的水泵、家用电器、中央空调(包括冷却塔)及交通噪声等。

03

低频噪声的危害

低频噪音对人体的伤害是巨大的,人体各器官的固有频率为3~17Hz,头部的固有频率为8~12Hz,腹部内脏的固有频率为4~6Hz。当低频的频率接近人体器官固有频率时,人体器官就容易发生共振,使人变得神经紧张,心跳加快,血糖、血压升高、内分泌失调,以及心脏、脾、肝、肾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如果人们长期在低频噪音中生活,情绪就会变的容易烦恼激动、神经衰弱、失眠、头痛、易怒、甚至失去理智。

04

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

研究指出,若准妈妈的工作场域暴露在80分贝(dBA)的噪音当中,除了会造胎儿听损外,也容易早产;而若生活环境吵杂,像是住家靠近机场,每天暴露在60到65分贝(dBA)的飞 机噪音中,也容易造成胎 儿出生体 重过轻。由此可 见,噪音对于胎 儿的影响不仅 是听 力发展!

05

科学研究证据

风力发电是全球绿电来源之一,但风机会产生低频噪音(LFN),各国纷传危害。台湾海峡虽被誉为绝佳风场,但西海岸人口密集,且我国对陆域风机并未制定强制安全距离,只规定在距民宅250公尺以下需要环评,虽然在2023年环评规范提高到500公尺,但已经完工的300多座陆域风机,仍让许多居民暴露在风险中,饱受噪音眩影之苦。

为了了解台湾风 机产生的低频噪音,及暴露于低频噪音下的居民「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中研院环境变迁研究中心进行研究,证实风 机低频噪音的确对心率变异性产生不良影响,该研究已发表于全球首屈一指的科学期刊《Nature portfolio》,也是国内学术机构对陆域风 机与人体健康影响的第一份正式研究报告。

心率变异性是自律神经系统活动的指标,过往研究发现,暴露于风 机的低频噪音会引 起头痛、难以集中注意力、易怒、疲倦、头晕、耳鸣、耳痛、睡眠障碍和烦躁,可能增加癫痫、心血管影响和冠心病的风险。研究建议,应确保风 机与住宅区保持安全距离,政府也应要求风 机厂商,为居民提供密闭窗户的资金。

06

防治措施

  1. 结构传播低频噪音处理方法
    对于“结构传声”,可以在住宅内的配电房、电梯机房、供水泵房、空调机房加上减震措施,选用阻尼复合的弹簧隔振器、空气弹簧,把连接软处理,或阻隔彻底,以源头设备基础和管路布置进行隔振为主要措施。

  2. 空气传播低频噪音处理方法
    对于“空气传声”的低频率段噪音,选用质密度大的材料+阻尼材料+大空腔+高容重吸声棉(不大于120k以上)+不同厚度/质密度材料组合,对低频噪音的阻隔吸收效果就好。比如可以在房屋使用隔音材料和吸音材料,如隔音墙、隔音窗、隔音地板和吸音板,来减少低频噪音的传播和反射,这样虽然不能完全消除,但完全能减少低频噪音的量。

  3. 排气传播低频噪音处理方法
    解决高处通道排气,排风低频噪音,以长通道、高容重、低频消声效果好的排气消声器为主,低频隔声屏障或隔声罩为辅。

  4. 声学设计
    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考虑声学因素,采取合适的设计措施来减少低频噪音的产生和传播,如避免低频噪音反射和共振现象。

  5. 环境规划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采取措施减少交通和工业设施产生的低频噪音,如合理设置交通流线和限制工业区域。

  6. 个人防护
    对于个人而言,可以采取一些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耳塞或耳罩,以减少低频噪音对听力的影响。

以上六个方面,可以有效地衰减低频噪音在不同途径传播的问题,提高人们生活的舒适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