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无人农场遍地开花,生物农业成投资新宠

创作时间:
2025-01-22 05:39:50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无人农场遍地开花,生物农业成投资新宠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在农业领域体现得尤为明显。近年来,随着基因编辑、智能农机、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得到保障。各地纷纷推出农业科技项目,如智慧农场、无人农场等,不仅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产量,还吸引了更多年轻人投身农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

01

智慧农业:从“会种田”到“慧种田”

在河南省安阳县瓦店乡广润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一台无人驾驶拖拉机正在田间作业。这台拖拉机可以实现厘米级别的高精度自动驾驶,具有自动启停、农具操作、自动避让等一系列“黑科技”,适用多种类型田间作业,能大大提高耕种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

“‘无人农场’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作为‘无人农场’的子系统,这台无人驾驶拖拉机可以实现厘米级别的高精度自动驾驶,能节省很多人工费用。”张先智告诉记者,无人驾驶拖拉机具有自动启停、农具操作、自动避让等一系列“黑科技”,适用多种类型田间作业,能大大提高耕种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

据了解,建成于2022年的安阳县“无人农场”占地约1000亩,依托先进的物联网、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自动化农业作业。各类无人驾驶拖拉机、植保机器人等智能化装备的应用,大幅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无人农场”的成功实践,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

“‘无人农场’包括了多种灌溉、植保设备,可实现无人化控制,因为布局合理,每亩地粮食产量提高了125斤,每亩成本降低了200元左右。”安阳县农业农村局总畜牧师来艳珍说。

02

精准农业:让农业生产更智能

在德国,智慧农业的发展同样令人瞩目。普罗斯维茨城堡酒庄配备了内置多光谱相机的无人机,对葡萄园进行定期巡检,帮助农民实时分析、预测作物生长情况,实现智能栽培和科学灌溉。

德国联邦食品和农业部开展了14个数字农业试点项目,计划到2025年为这些试点项目提供总计约7000万欧元资助,以促进农业向数字化转型。这14个数字农业试点项目包含61个子项目,包括5G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数字技术在农业机械领域应用、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等。莱比锡大学数字农业和网络管理实验室就是这14个数字农业试点项目之一。

智能决策也是数字农业的重要议题之一。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柏林一家名为“365农场网”的初创企业开发出一套智能决策系统,为小型农场主提供包括种植、饲养和经营在内的精准农业解决方案。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在2023/2024年《德国数字化农业》报告中指出,联邦和州政府的一系列发展项目有力提高了德国农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为应对粮食不安全、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农民收入作出了贡献,提高了德国农业的整体竞争力。

03

生物农业:开启农业新革命

生物农业利用生物技术来提高农作物的抗病性和产量。通过基因编辑等手段,可以培育出更加适应环境的农作物品种。随着资本对生物技术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生物农业将有望成为未来的投资热点。

近年生物农业企业融资不断增加,其中不乏农业技术初创公司。这些公司凭借独有突破性创新技术吸引到高额融资。获得的资金将推动其环保高效的作物保护和营养产品推广。其技术在改善作物产量、农民收入、消费者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潜力巨大。尤其是在微生物制剂、神经毒素多肽杀虫剂、新除草技术、生物农药、植物细胞等产品和技术层面受到资本的关注。

04

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尽管智慧农业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据统计,2023年我国智慧农业行业市场规模达到713亿元,同比增长9.18%;近5年我国农业机器人需求量保持38.6%的增长率。截至2022年底,全国无人农场项目数量超百个,涉及22个省份,建设面积超过30万亩,其中超万亩的大型无人农场10余个。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郭剑锋表示,据统计,2023年我国智慧农业行业市场规模达到713亿元,同比增长9.18%;近5年我国农业机器人需求量保持38.6%的增长率。截至2022年底,全国无人农场项目数量超百个,涉及22个省份,建设面积超过30万亩,其中超万亩的大型无人农场10余个。

然而,我国智能化高端农机仍不到农机总体规模的10%。一些关键设备和技术主要依靠进口,许多前沿技术还只限于局部点状应用,设备、技术可靠性、适用性有待提升。智能技术应用成本仍较高,智能水平提升必需的基础设施和条件薄弱。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负责人表示,我国人多地少、资源紧缺,推进农业现代化面临不少矛盾和挑战,农业生产效率仅为非农产业的1/4左右,农业比较效益偏低,资源环境刚性约束趋紧,亟须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加快改变大水漫灌、粗放经营的生产方式,以智能化来实现精准化,全面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

05

结语:科技创新引领乡村振兴

科技创新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驱动力。智慧农业、精准农业和生物农业等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还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农业科技将继续引领乡村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年轻人投身农业科技领域,成为新时代的“新农人”。他们将运用先进的科技知识和创新思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开创农业发展的新篇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