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台机器人替代4名工人,唐山牧场智能化升级见成效
6台机器人替代4名工人,唐山牧场智能化升级见成效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锦程牧业有限公司的牧场里,每天清晨都会上演一场科技与传统的完美融合。伴随着第一缕晨光,一辆黑色“小车”缓缓启动,沿着设定路线,将被拱远的草料重新送回奶牛嘴边。这辆看似普通的“小车”,其实是牧场的明星员工——推料机器人,也是奶牛们的“喂养保姆”。
推料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推料机器人采用了先进的导航技术和传感器系统,能够自主识别环境并规划行进路线。它通过激光雷达和视觉传感器,实时扫描周围环境,确保在复杂的牛舍环境中安全行驶。同时,机器人内置的智能算法能够分析奶牛的分布情况,精准地将草料推送至每头奶牛的面前,保证它们随时都能吃到新鲜的饲料。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推料机器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喂养方式。在过去,整个牧场需要4名工人连轴转才能完成推料工作。而现在,6台推料机器人就能轻松胜任这项任务。不仅大大提高了喂养效率,还显著降低了人工成本。据锦程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振存介绍,相比传统饲养方法,智能化饲养管理助力牧场千余头奶牛的采食量、产奶量分别提高了5%、10%,每年可降低人工成本30万元,牧场效益提升了20%。
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
智慧养殖的魅力远不止于此。在锦程牧业的牧场里,每头奶牛都佩戴着一个配备电子芯片的耳标,这个小小的装置记录着奶牛的采食量、产奶情况等信息,并实时传输到“智慧牧业”管理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工作人员可以随时掌握每头奶牛的健康状况,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管理。
智能设备协同作业
除了推料机器人,牧场还配备了多种智能设备。当棚内温度超过18摄氏度时,控温风扇便会自动启动,调节棚内气温;通道两侧的智能喷淋系统识别到奶牛后,可以喷出水雾为其增湿、降温。这些设备的协同作业,为奶牛创造了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进一步提升了牧场的整体效益。
唐山智慧农业的未来展望
近年来,唐山市持续推进养殖业智能化转型。鼓励养殖场全面配备自动饲喂、废弃物处理等机械设备,扶持水产养殖业逐步形成集水质在线监测、自动报警、智能调控等功能于一体的设施智能化养殖。唐山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肖润光表示,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全市养殖业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调控有效的新格局。唐山市将加快对传统养殖业的改造与升级,进一步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推动实现养殖业自动化、数字化、精细化管理。
智慧养殖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改善了动物福利,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安全、更优质的农产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农业将会更加智能化、绿色化,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