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白花丹:传统中药的现代医学价值

创作时间:
2025-01-22 09:46:3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白花丹:传统中药的现代医学价值

白花丹是一种常用中药材,具有解毒消肿、行气活血、祛风除湿等传统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还发现其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镇痛、抗炎和抗菌等作用。

基本信息

  • 英文名称: Plumbago zeylanica L.
  • 别名: 一见消、总管、假茉莉、隔布草、山坡苓、白花岩陀、白花铁罗汉、千里及、照药、火灵丹、乌面马、白花九股牛、白雪花、千槟梅、白皂药、鸟面马、余笑花、天槟榔、野苜莉、猛老虎、千槟榔、山坡芩、白花皂药、乾里及
  • 药品来源: 为白花丹科植物白花丹的全草或根。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切段晒干或鲜用。
  • 现代中药品典籍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传统功效

1. 解毒消肿

白花丹中的挥发油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黄酮类具有抗氧化、抗炎的作用,三萜类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这些成分共同作用,可以起到解毒消肿的效果。临床上,白花丹常被用于治疗痈肿瘰疬、疥癣瘙痒、毒蛇咬伤等症。

2. 行气活血

白花丹中的挥发油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的功效,黄酮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作用,三萜类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这些成分综合作用,使白花丹具有行气活血的功效。临床上,白花丹常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治疗心胃气痛、肝脾肿大、血瘀经闭等症。

3. 祛风除湿

白花丹的祛风除湿功能功效主要来自于其药用成分,如挥发油、黄酮类和三萜类等。这些成分具有抗炎、镇痛和抗风湿的作用,可以帮助缓解关节肿痛和风湿疼痛等症状。

此外,白花丹还具有活血通络和祛瘀散结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的微循环,加速炎症消退。

现代功效

1. 降血脂

白花丹中含有的挥发油、黄酮类、三萜类等成分能够抑制脂质过氧化,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而改善血脂谱,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白花丹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栓形成、扩张血管等作用,也能够降低血脂。

2. 降血糖

白花丹中的挥发油、黄酮类、三萜类等成分具有降血糖作用。这些成分可以抑制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促进胰岛素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白花丹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良好的降血糖效果。研究表明,服用白花丹可以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显著降低,并改善胰岛素抵抗。

白花丹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很少见副作用。因此,白花丹是一种安全的降糖药物,可以长期服用。

3. 抗肿瘤

白花丹中的挥发油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活性。三萜类化合物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作用。白花丹还具有增强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从而增强机体对肿瘤的抵抗能力。

4. 镇痛

白花丹中的挥发油具有良好的局部麻醉作用,可直接作用于痛觉神经末梢,阻断痛觉信号的传递,从而达到镇痛的效果。此外,白花丹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疼痛部位的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疼痛。白花丹中的三萜类成分具有镇静作用,可以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减轻疼痛感。

5. 抗炎

白花丹的抗炎作用可能机制包括:

  • 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和浸润
  • 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
  • 促进炎症组织的修复

此外,白花丹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炎症反应。

6. 抗菌

白花丹中的抗菌成分,包括挥发油、黄酮类和三萜类,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多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临床上,白花丹常被用于治疗腹泻、痢疾、肠炎等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以及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此外,白花丹还具有抗病毒、抗炎和免疫调节等作用,在中医临床广泛应用。

运用方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或涂擦。

可治疗的相关疾病

咳嗽吐血、疥癣、动脉硬化、脾肿大、痈、腹泻、疼痛、低血糖、糖尿病、痢疾、肠炎

化学成分

白花丹素(plumbagin), 3-氯白花丹素(3-chloroplumbagin), 茅膏醌(droserone), 毛鱼藤酮(elliptinone), 异白花丹酮(isozeylanone), 白花丹酮(zeylanone), 马替柿醌(maritinone), 白花丹醌(plumbazeyanone), 异柿萘醇酮(isoshinanolone), 谷甾醇(Sitosterol), 羽扇豆醇(Lupeol), α-香树树脂醇(α-Amyrin), β-香树树脂醇(β-Amyrin), 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香草酸(Vanillic acid), 白花丹酸(plumbagic acid)

注意: 以上所有资讯仅供学术研究使用,任何医疗行为必须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本文原文来自云中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