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东高河村:从“煤村”到“世外桃源”的绿色蝶变
邯郸东高河村:从“煤村”到“世外桃源”的绿色蝶变
邯郸市复兴区东高河村,曾经是遍布煤矿和煤渣场的地方,如今却变成了一片美丽的“世外桃源”。千亩油菜花田翻涌着金色的波浪,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拍照留念。这个曾经的环境治理难题,如今成为了人们流连忘返的自然景观胜地。
从“煤村”到“花海”的华丽转身
东高河村的转变,是邯郸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邯郸市持续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淘汰高污染产能,开展生态修复,治理全域水系,建设美丽庭院,并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品牌农业。
东高河村曾被称为“煤村”,村民长期以煤为生,村庄环境较差。“以前在村里转一圈,回来洗把脸,水都是黑色的。”东高河村党支部书记王生良回忆道。如今,这里已经焕然一新,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文旅示范村。
千亩花田:大地上的金色诗篇
走进东高河村,最令人震撼的莫过于那片千亩油菜花田。每年春季,金黄色的油菜花如海浪般铺展开来,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构成一幅动人的田园画卷。这片花田不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东高河村生态转型的重要载体。
“我们依托观岭山风景道,种植观赏性植物1000亩,打造了春赏油菜花、夏品桃香、秋览油葵的‘千亩花田’大地景观项目。”王生良介绍说。这片花田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去年,东高河村成功举办了首届油菜花节,累计接待游客20万人次,销售特色农副产品1万份,带动村集体和群众增收300多万元。
产业转型:从“黑金”到“黄金”
东高河村的转变,不仅仅是环境的改善,更是产业的转型升级。村里以“花田经济”为载体,盖起了农副产品加工厂和果蔬采摘大棚,为土蜂蜜、油菜籽油、葵花籽油注册了商标,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条。
“我们村现在不仅卖风景,还卖产品。”村民张大姐笑着说,“以前靠挖煤为生,现在靠种花致富,日子越过越红火。”
为了进一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复兴区还制定实施《鼓励全民创业促进乡村振兴奖励办法》,对新建养老、民宿、农家乐、家庭农场的个人或组织给予0.5万元至2万元的奖补。这些政策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创业的热情,一批富有特色的乡村产业基地和新兴业态应运而生。
美丽乡村:宜居宜业的新家园
环境的改善和产业的发展,让东高河村焕发出新的生机。如今的东高河村,不仅是一个旅游胜地,更是一个宜居宜业的美好家园。村里建起了特色民宿、美术馆、砖窑咖啡、跑马场等设施,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现在村里环境好了,游客多了,我在民宿工作,一个月能挣3000多块钱,还能照顾家里,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村民李大哥说。
东高河村的转变,是邯郸市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一个生动案例。从“煤村”到“花海”,从污染到生态,东高河村的华丽转身,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也拓宽了他们的致富之路。未来,随着更多生态项目的实施和旅游设施的完善,东高河村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