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玛瑙含重金属,鸡母珠毒素致命:饰品安全选购指南
染色玛瑙含重金属,鸡母珠毒素致命:饰品安全选购指南
周阿姨佩戴银手镯后,手镯变黑的现象引发了邻居关于“排毒”说法的讨论。然而,这一现象实际上与所谓的“排毒”无关,而是银饰与人体汗液中的氯离子和硫离子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这一案例提醒我们,饰品的安全性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于那些可能含有有害物质的饰品。
染色玛瑙:美丽的陷阱
染色玛瑙是通过染色工艺改变天然玛瑙颜色的饰品。虽然染色工艺可以使玛瑙呈现出更加丰富和鲜艳的颜色,但其安全性却令人担忧。染色玛瑙的安全性主要取决于使用的染色剂和染色工艺的控制。一些低质低价的染色剂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和有毒化合物。这些有害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研究表明,染色玛瑙中可能残留的重金属,如砷和汞,长期接触会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砷是一种剧毒物质,长期接触可导致慢性中毒,甚至有致癌性。汞则对大脑、神经和视力破坏极大。此外,一些染色玛瑙可能含有放射性金属,进一步增加了健康风险。
虽然经过合理加工和处理的染色玛瑙通常不会对人体产生直接危害,但纯天然的染料或化学物质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有些人对某些染料或化学物质敏感,当接触到这些物质时,可能会导致皮肤发痒、红肿、瘙痒等不适症状。因此,在购买染色玛瑙时,应注意选择具有较低敏感性的染料,以降低过敏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人体对不同化学物质的敏感性存在个体差异。对于那些已知对某些染料或化学物质过敏的人来说,最好避免接触染色玛瑙。此外,如果出现任何过敏反应或不适症状,务必及时停止佩戴并咨询医生。
鸡母珠:致命的美丽
鸡母珠(学名:Abrus prcatorius L.)是一种外观美丽但极具毒性的植物种子。鸡母珠的毒性主要来源于其内部含有的鸡母珠毒蛋白。这种毒素极其致命,仅需3微克的量即可致死,而一颗鸡母珠中的含毒量远超这个数值。因此,鸡母珠被誉为“世界上毒性最强植物的前五名”。
近年来,鸡母珠被制成各种饰品,如手链和吊坠,因其鲜艳的红黑相间外观而广受欢迎。然而,这些看似美丽的饰品却暗藏杀机。完整的鸡母珠虽然无害,但在佩戴过程中存在破损风险。一旦种仁暴露,其致命的毒素就可能通过皮肤接触或误食进入人体,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一个令人警醒的案例是,一名女孩因误食鸡母珠而中毒。她最初只感到轻微腹痛,但随后病情迅速恶化。幸运的是,由于她基本整颗吞下,降低了毒性,经过及时救治才脱离了危险。这个案例再次敲响了警钟,提醒人们警惕鸡母珠饰品的安全隐患。
鸡母珠的毒性不仅限于误食,其加工过程同样危险。据报道,一些加工鸡母珠饰品的工人在工作过程中,因疲劳困倦不慎被针尖刺破手指,感染毒素而丧生。这种看似普通的饰品,实际上是一种潜在的“生物武器”,在某些平台上甚至以低廉的价格公开销售,每颗仅需3分钱。
如何安全选购饰品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饰品,如何确保选购的饰品安全无害?以下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查看元素含量:正规的产品会标注内里的元素含量。在购买时要注意查看标签,如铅、汞、砷等元素最大量应为1000mg/kg,K金饰品需要镍含量<5%。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饰品一定要去正规的场合,切不可贪小便宜购买路边摊、抽奖的东西,可能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保留购买票据:买完饰品后要留存票据,如质保单、销售单据以及检验证书等,查看票据上的信息是否与商品一致,在之后出现问题时也能更好维护自身权益。
谨慎对待染色饰品:对于染色玛瑙等染色饰品,要特别留意其染色工艺和安全性,尽量选择信誉良好的品牌和商家。
远离高风险饰品:对于鸡母珠这类已知有毒的饰品,应坚决避免购买和佩戴。选择饰品时,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美丽固然重要,但健康和安全更为宝贵。在追求时尚的同时,切勿忽视了对自己身体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