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磕长头:藏传佛教的独特礼佛方式及其健康益处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磕长头:藏传佛教的独特礼佛方式及其健康益处

引用
1
来源
1.
https://forenw.com/post/3000.html

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中一种独特的礼佛方式,通过身体的俯仰、口中的念诵和心中的观想,实现身、口、意的统一。这种修行方式不仅具有深远的宗教意义,还对人体健康有着诸多益处。本文将详细介绍磕长头的含义、不同形式及其对身体的潜在益处。

磕长头的宗教意义

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仰者最至诚的礼佛方式之一,属于四加行中的一项,也是一种修行方法。在磕头朝圣的过程中,信徒通过五体投地的身体动作表达"身"敬;口中不断念咒体现"语"敬;心中不断想着佛表示"意"敬。这种修行方式旨在使身、口、意"三业"清净,与佛的身、口、意三密相应,实现三者的和谐统一。磕长头不仅是苦行,也是积累福德的方式之一。

磕长头的不同形式

磕长头主要分为长途、短途和原地三种形式:

  1. 长途磕长头:信徒需要跨越数千里,历时数月甚至数年,风餐露宿,朝行夕止。他们认为一个人一生至少要磕十万次才算功德圆满。为了确保计数准确,信徒通常会使用佛珠、石子或青稞等作为计数工具。年轻人完成这十万个长头大约需要三个月,而老年人则需要半年多的时间。

  2. 短途朝拜磕长头:信徒在寺院周围或神山、圣湖等地进行短途朝拜。他们依顺时针方向绕行,面向寺院侧向行进磕头,口诵六字真言,三步一磕,持续绕行。

  3. 原地磕长头:信徒在寺院、殿堂之内或外围铺毯原地磕头,虽然不移动,但动作与行进中的磕长头相同。这种形式多用于还愿、祈求保佑或求赐福免灾等。

磕长头的具体实践方法

磕长头为等身长头,五体投地匍匐,双手前直伸。每伏身一次,以手划地为号,起身后前行到记号处再匍匐,如此周而复始。信徒们在行进中磕长头时,首先取立正姿势,口中念念有词,多为诵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双手合十,高举过头,行一步;
  2. 双手移至面前,行一步;
  3. 双手移至胸前(意为身、语、意与佛融为一体),迈第三步时,双手与地面平行前伸,掌心朝下俯地;
  4. 膝盖先着地,后全身俯地,额头叩地面,在手伸直的最前处用指尖作一标记;
  5. 双手合十举过头顶,站起,起身步至标记处,重新开始。

此过程中,口与手并用,咒声连续不断。

磕长头对身体的好处

磕长头不仅是一种宗教修行方式,还对人体健康有着诸多益处:

  1. 增强身体柔韧性,打通经络
  • 磕长头时人体要从最小状态缩到最大状态,增强了身体的柔韧性。
  • 在地毯上磕长头时,双手掌与地毯摩擦产生的热量有助于打通手掌上的六条经络(三条阴经和三条阳经)。
  • 由直立到趴下再往前,最后额头着地,周而复始的动作使全身气血循环,有助于打通全身经络。
  1. 调理内脏功能
  • 磕长头过程中自然形成腹式呼吸,增强了肺脏功能,加大了吸氧量。
  • 反复弯腰收腹再伸展的动作对内脏起到按摩作用,五体投地时的轻微震动既不损害内脏又起到按摩效果。
  • 由于身体需要趴下再往前,心脏可以平行泵血,减轻了心脏负担。
  • 腰部的充分运动有助于补肾,且双手支撑保护避免了过度受力。
  1. 治疗关节疾病
  • 磕长头的半圆形动作受力均匀柔和,能同时活动全身关节,包括脊柱、肩关节、颈关节、腰关节、膝关节、踝关节、手指关节和脚趾关节。
  • 对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膝盖痛等现代人常见的关节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