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补天大造丸:冬季养生神器?

创作时间:
2025-01-22 01:40:18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补天大造丸:冬季养生神器?

“冬季进补、春来打虎”,冬春季是中医养生保健的重要季节。冬季之一年之中阳气向下向内收敛封藏的季节,消化力较之夏秋有所增强,是进补的最佳时机。冬季调补身体,使肝肾之精得以充盈封藏,来年春天阳气则会更好地升发,体质得以提升。不同体质人群亦有不同的健康保健侧重点,冬春养生需因时(季节特点)、因人(体质特点)、因地(地域特点)制宜,综合制定调养策略。

补天大造丸是一种传统中药,具有多种功效:

  • 补五脏虚损:主治阴阳气血俱虚引起的虚劳疾病,如气短乏力、食少神疲、心悸失眠等。
  • 滋养元气:延年益寿,壮阳滋肾,适用于房室过度、五心烦热等症状。

此外,它还具有补肾填精、补气养血、健脾和胃、宁心安神、强筋健骨的功效。具体包括:

  • 补肾填精:增强肾脏功能,缓解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 补气养血:使面色红润、精神饱满,缓解心悸、失眠、乏力。
  • 健脾和胃: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 宁心安神:缓解焦虑、紧张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 强筋健骨:辅助治疗肝肾阴亏、气血不足引起的相关症状。

冬季养生的特点与需求

冬季养生,遵循《黄帝内经》中冬季“闭藏”之道,调和身心。《四气调神大论》中强调:“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在冬季,万物生机潜伏,人体也应顺应自然,减少阳气的扰动。应当调整作息,早睡晚起,以养蓄精力,避免过早起床受到寒冷空气的刺激,伤及阳气;情绪上,要保持宁静平和,如鱼鸟深藏,收敛心神,避免过度消耗精神,预防忧郁和悲伤情绪的滋生。

(一)冬季食疗:温润滋补,营养均衡。
饮食原则为适量温阳进补,不忘养阴,减咸增苦。从营养学角度而言,可适当增加动物类食物。 避免过食大辛大热食物。推荐食物:糯米、山药、黑豆、韭菜、木耳、龙眼肉、大枣、芡实、黑芝麻、猪肉、牛肉、羊肉、鹿肉、鸡肉、鸭肉、河虾、对虾、鲍鱼、海参。

1、肉苁蓉炖羊肉
【原料】羊肉250克,肉苁蓉30克,陈皮1瓣,当归2片,生姜适量,食盐少许。
【做法】羊肉洗净切块,焯水备用,把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加清水适量,炖1.5小时,调味即可。
肉苁蓉能温肾填精,当归养血又去羊肉膻味,羊肉则是大补气血的食物,尤适宜于畏寒怕冷、手脚冰凉、腰膝酸软、疲倦乏力的人群。

2、首乌芝麻核桃黑豆羹
【原料】制首乌30克,黑芝麻50克,核桃肉100克,黑豆50克,红糖适量。
【做法】材料洗净,锅内加适量清水煮沸,放制首乌煮30分钟,捞起备用;把黑豆、核桃肉及芝麻用搅拌机打成粗粒状,再冲入首乌水中煮15分钟成羹状,加入红糖调味即可。
肾主水,主收藏,应冬季。五色入五脏,讲的是不同颜色的食物根据五行学说能与脏腑关联,其中黑色食物入肾,能补养肾脏,对于肝肾不足、精血亏虚而致头晕头痛、健忘失眠、白发脱发等人群尤为适用。

3、体重管理人群特别推荐
(1)牛油香炒芦笋
【原料】芦笋500克,牛油、食盐适量。
【做法】将芦笋根部及皮削掉,切段,焯水备用;热锅,加入牛油,再加入芦笋炒香炒熟,加食盐调味即可。
张秉成在《本草便读》中指出:芦笋,茎与笋有上升之意。其应春天阳气生发,能增强人体精力、抵御疲劳。

(2)红曲党参炖鸡
【原料】鸡腿肉500克,党参15克,红曲米2.5汤匙,料酒1汤匙,生姜5片,食盐适量。
【做法】鸡腿肉切小块,党参清水浸泡30分钟备用;把所有材料放入电饭锅,倒入温水适量,充分搅拌均匀;加热沸腾后继续炖30分钟,调味即可。
红曲具有健脾消食、活血化瘀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红曲能降低脂肪,特别适用于胆固醇高的人群,搭配党参能加强健脾益气之功,适用于代谢慢、体重管理人群。

(二)膏方养生:补虚扶弱,增强体质。
冬季调补养生应顺应自然界的闭藏规律,以“敛阴护阳”、“添精益元”为主。膏方,是中医传统养生方法之一,也是冬季最佳养生保健之品之一。中医膏方,又叫膏剂、膏滋,是指药材用水煎煮,滤取药物的煎液,经浓缩后加入胶类、糖类制成的半流体制剂或者稠厚的药膏,特别适用于各类亚健康、体质虚弱易患疾病、病后体虚以及有抗衰需求的老年人等群体。

家中制备膏方示例:姜枣膏
材料:生姜300g红枣300g红糖:150g(可根据口味调整红糖用量)
制作:生姜洗净切块或切片(无需去皮),红枣洗净去核,红糖切小块备用。可以选择将生姜放入料理机中榨成汁,滤掉姜渣,红枣放入料理机中搅拌成泥。将姜汁、红枣泥和红糖一起倒入锅中,搅拌均匀。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熬,期间需不断搅拌以防糊锅。熬制过程中,膏体变得粘稠且颜色均匀时,即可关火。
储存方法:将熬好的姜枣膏倒入干净的玻璃瓶中,等待自然冷却。确保玻璃瓶已消毒,并密封放入冰箱冷藏保存,可保存1个月。
服用方法:晨起每次取1-2勺姜枣膏。用开水冲泡至溶解,搅拌均匀后饮用。
功效:温中散寒、健脾暖胃、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活血暖宫。
注意事项:若出现感冒、发热等症状、慢性病急性发作时应暂停服用。怀孕及哺乳期妇女慎服。膏方服用期间需忌口,如含人参的膏方忌用生萝卜、萝卜籽等消导破气之品,不宜饮用浓茶、咖啡。

如需更有针对性的改善健康状态,建议至医院请中医师辨证论治后开膏。

(三)晒太阳:冬季养生的自然疗法。
中医认为,太阳是自然界阳气的最重要来源,太阳是自然界阳气的重要来源,冬季晒太阳有助于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体质,尤其对于岭南地区的人们来说,特别是气虚质、阳虚质人群,适当的晒太阳能带来诸多益处,调养体质、充实阳气。

温补阳气:冬季是自然界阳气潜藏的时候,人体阳气也相对较弱。晒太阳可以温补阳气,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减少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调和气血:有助于调和气血,改善体质。阳光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缓解冬季因寒冷而引发的手脚冰凉、关节疼痛等问题。

提升免疫力、预防疾病: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增强免疫力,对预防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有一定作用。

晒太阳的方法、时间与频率:
方法:尽量让身体更多的部位接受阳光照射,如背部、手臂、腿部等。背部是中医所说的“阳脉之海”,多晒太阳有助于提升阳气。
最佳时段:在广东地区,冬季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的阳光较为温和,是晒太阳的理想时段。避免在中午12点到1点阳光最强烈的时候晒太阳。
持续时间:每次晒太阳的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根据个人体质和天气情况适当调整。如果感到不适,应立即停止。
适度防护:虽然广东冬季阳光不如夏季强烈,但仍需避免长时间直视太阳,以免损伤眼睛。同时,面部等敏感部位可适当涂抹防晒霜,防止晒伤。
频率:适度原则。冬季每周晒太阳3-5次较为适宜,但具体频率还需根据个人体质和天气情况来决定。体质较弱或老年人可适当增加晒太阳的次数,但应避免在风大、寒冷或空气质量不佳的日子晒太阳。

(四)穴位经络保健:增强体质,防感祛邪。
保健穴位处方:百会、关元、命门、涌泉。
百会: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命门: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涌泉:足掌心前1/3与2/3交界

使用注意事项

补天大造丸虽好,但使用时需谨慎:

  • 用药期间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
  • 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者不宜服用。
  • 孕妇禁用,以免诱发流产。
  • 不宜长期大量服用,遵医嘱使用。

总之,补天大造丸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以确保安全有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