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水浒传》揭秘“不三不四”成语来源

创作时间:
2025-01-22 07:30:29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水浒传》揭秘“不三不四”成语来源

“不三不四”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施耐庵的《水浒传》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鲁智深的英勇和智慧,还揭示了“不三不四”的真正含义。

01

故事背景

话说那酸枣门外三二十个泼皮破落户中间,有两个为头的,一个叫做过街老鼠张三,一个叫做青草蛇李四。这两个为头接将来,智深也却好去粪窖边,看见这伙人都不走动,只立在窖边,齐道:“俺特来与和尚作庆。”智深道:“你们既是邻舍街坊,都来廨宇里坐地。”张三、李四便拜在地上,不肯起来。只指望和尚来扶他,便要动手。智深见了,心里早疑忌道:“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来,莫不要攧洒家?那厮却是倒来捋虎须,俺且走向前去,教那厮看洒家手脚。”

智深大踏步近前,去众人面前来。那张三、李四便道:“小人兄弟们特来参拜师父。”口里说,便向前去,一个来抢左脚,一个来抢右脚。智深不等他占身,右脚早起,腾的把李四先踢下粪窖里去。张三恰待走,智深左脚早起,两个泼皮都踢在粪窖里挣扎。后头那二三十个破落户,惊的目瞪痴呆,都待要走。智深喝道:“一个走的,一个下去!两个走的,两个下去!”

02

“三”与“四”的文化象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三”和“四”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说文解字》曰:“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意思是说“三”代表天、地、人三才之道,上下是天地之道,中间是人道。“从三数”表达了对“三”这个数字的重视和遵循。《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是大吉祥、大智慧,大生数,具备道的全息、全职和全能。

“四”则代表四方八极,象征着空间的完整性。在中国古代的易经思想中,易经的每个卦都分6个爻,俗称6爻卦,意思为事物发展的6个阶段。第三爻与第四爻处在6爻的中间位置,在易经中象征正道和大道。不三不四说明一个人或一件事物不是在正道或大道上,有不务正业之意。

03

现代汉语中的用法

在现代汉语中,“不三不四”仍然保留了贬义的用法,用来形容人的品行不好或事物的不规范。例如,我们可以说某人的行为“不三不四”,暗示其行为不正派或不恰当。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和日常语言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成为描述不规范行为或事物的常用词汇。

04

成语的演变与影响

从《水浒传》中的故事到现代汉语中的广泛应用,“不三不四”这个成语经历了数百年的演变。它不仅保留了原有的贬义色彩,还融入了现代语言的表达方式。这个成语的持久生命力,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三”和“四”这两个数字的深刻认知和象征意义。

“不三不四”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行为不端者的形容,更凝结了中华民族尊祖敬亲、崇德向善的孝道文化。它提醒着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要始终保持一颗正直善良的心,坚守道德底线,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