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王姓人口超亿成中国第一大姓,源自周朝姬姓

创作时间:
2025-01-22 03:51:41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王姓人口超亿成中国第一大姓,源自周朝姬姓

王姓,这个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姓氏,如今已拥有约1亿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5%,稳居中国第一大姓的位置。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庞大的姓氏群体竟然很少出过皇帝。那么,王姓是如何成为人口第一大姓的呢?这背后的故事,要从周灵王和周武王说起。

01

王姓的起源:从天子到平民

王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朝,主要源自周朝的国姓——姬姓。据《元和姓纂》等资料记载,王姓的形成与周灵王和周武王的后代密切相关。

02

周灵王与太子晋:从反对治水到王姓始祖

春秋晚期,周灵王在位时,天下洪水肆虐。周灵王主张将水全部堵住,只要水患不入都城即可。然而,这一想法遭到了太子晋的强烈反对。太子晋认为,治水应以疏导为主,而非一味堵塞。但他的建议并未被采纳,反而因此被贬为平民。

尽管太子晋被贬,但他的儿子仍在朝中担任司徒一职,位高权重。周边百姓因为太子晋的王族身份,且后代位高权重,便称其为王子晋。这支王姓后人人才辈出,等到秦朝时期,出了王翦、王贲、王离等多位文臣武将,一时间显赫至极,宗族人口数量开始初具规模。等到秦末时期,因为战乱原因。王姓族人迁徙到山东琅琊和山西太原,形成了后来“琅琊王氏”与“太原王氏”。不得不说,王子晋的基因真是好,“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香火旺盛,名家不断。东晋时期更是几乎能与司马匹敌,甚至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出了朝堂,王家在其他方面的影响力也非常大,著名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就属于琅琊王氏。

03

周武王与毕公高:从封地到王姓

周武王之弟毕公高,因随周武王征伐殷纣时立下功劳,被封于毕(今陕西长安县西南)。他的后裔毕万在西周时期为晋国大夫,当时晋国刚被曲沃武公所统一,晋献公迁都于绛(今山西翼城东南),陆续攻灭了周围许多的小国,其中包括西周分封于今山西芮城北的魏国,晋献公便把它封给毕万。春秋后期晋国六卿逐渐强大,互相兼并。到公元四世纪中叶毕万后代毕斯和赵、韩一起瓜分了晋国,建立魏国,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承认为诸侯,同时还将毕万的一支孙(即冯文孙),再封于冯城(今河南荥阳县西南),其子孙后裔以邑为姓,称为冯姓。冯文孙也就被其后人尊为冯姓的得姓始祖。

04

王姓的壮大:从名门望族到第一大姓

除了这两支王氏之外,还有四支王姓也都是名门望族。而他们之所以成为王姓,与王子晋以王族身份改为姓氏的情况类似。第一,兰陵王氏。战国魏无忌之孙魏卑子,汉初时被分封于兰陵郡,因王族身份被时人称为“王家”,后来就以王为姓。第二,王城王氏。秦国灭西周国后,西周国皇族外逃,以自身王族身份改姓为王。第三,汲郡王氏。商朝被周朝灭亡后,王族比干的后代以王为姓,形成了“汲郡王氏”;第四,元城王氏。秦灭齐后,齐王后裔田义为了躲避仇家,改姓王氏,史称“元城王氏”,两汉之间的新朝,皇帝王莽就出自这一支。王莽成为皇帝之后,除了自身宗族发展壮大之外,又赐姓了一部分王姓,王姓的发展进入一个高峰期。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分分合合之间,上一朝代的皇族为了躲避新任当权者的追溯,一般都会改姓自保。王姓人数最多,又听起来地位尊崇,是很多落魄皇族选择改姓的首选方案。比如金国完颜氏后代、宋朝赵氏后代、元代成吉思汗后代、明朝朱元璋后代、清朝爱新觉罗氏等,都有相当部分的人,改姓为王。同样,在我国边疆地区,土司林立,称王称霸,朝廷实施的是羁縻政策,改土归流,很多失去权力的土司也改为王姓,进一步充实了王姓群体。

05

王姓的历史地位:从朝堂到文化

王姓在中国历史上不仅人口众多,而且地位显赫。据统计,历史上王姓共出了151位宰相,建立了新、赵汉、齐、燕、郑、赵、前蜀、北平、闽、蜀、安阳、高丽等政权。在文化领域,王姓也涌现出众多杰出人物,如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等。

06

结语:从历史到今天

从周灵王与太子晋的故事,到周武王与毕公高的封地,王姓的起源与发展凝聚了中国历史的沧桑变迁。今天,当我们提到“王”这个姓氏时,不仅是在称呼一个人,更是在诉说一段跨越千年的历史传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