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韦姓:姬姓大彭氏后裔,从豕韦国到当代广西大姓

创作时间:
2025-01-22 06:09:44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韦姓:姬姓大彭氏后裔,从豕韦国到当代广西大姓

韦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姓氏。从夏朝时期的豕韦国到西汉时期的显赫家族,再到现代遍布全国的分布格局,韦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韦姓的起源、迁徙历史、家训以及名人故事。

姓氏由来

韦,Wéi,多起源、多民族姓氏,主要源于姬姓大彭氏,颛顼高阳氏(姬姓,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三皇五帝之一)曾孙吴回(火神,老童之子,楚人先祖)生子陆终,陆终生彭祖(篯铿,大彭国开国君王,彭姓始祖)。彭祖曾孙伯靡杀寒浞(zhuó,妘姓,名浞,协助后羿篡夏,后杀后羿自立为夏朝国君,但后世将其除名),恭迎少康(姒姓,今山东金乡人,姒相之子,夏朝第6代国君)归国复位有功,封伯靡之子元哲于豨韦(今河南滑县)立国,因善于养猪,并用猪皮制作大鼓,被称为豕韦国,大彭国、豕韦国均被商灭,豕韦国人有以国名为氏者,称韦氏,尊元哲为得姓始祖

剧照:韩信

源于韩姓,为汉朝开国功臣韩信(今江苏淮安人,汉初三杰之一,助汉高祖刘邦打天下、击败项羽,后人称其“兵仙”)后裔,为避难简改为韦氏。西汉建立后,功臣韩信被吕后(吕雉,字娥姁,xū,今山东单县人,汉高帝刘邦之妻,女政治家)设计所杀,韩信一族惨遭灭门,萧何(今江苏丰县人,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暗中派人将韩信幼子送往南越国(今广东、广西一带)避祸,后代以“韩”字的右半边“韦”作为姓氏,世代相传。

另有源于商王后裔、官名韦弁后裔、隋唐时期赐姓韦,蒙古族、仫佬族、苗族、瑶族、水族、羌族等少数民族在民族融合汉化过程中改姓为韦姓等。

得姓始祖:元哲

发源地:河南滑县

迁徙路线

夏朝时期,彭祖曾孙伯靡助少康复位有功,封伯靡之子元哲于今河南滑县建立豕韦国,在夏朝时期为东方大国,夏朝的重要属国之一。而后被商所灭,子孙以国为姓,一部分豕韦后人向北逐步迁移,到今东北地区演变为钵室韦族。一部分向西北迁移散居于陕甘地区,至今留下许多带韦、湋等字的地名和水名,还有的主要在河南地区活动。

西周时期,宣方国(今山西垣曲)发生叛乱,周武王姬发(今陕西岐山人,周文王姬昌之子,西周开国国君)令韦伯遐率军和王室军一起讨伐宣方,韦伯遐立下战功,武王封韦伯遐于今河南滑县,复立豕韦国,又封其同宗的彭伯国后裔于今河南原阳,复立彭伯国。周成王姬诵(周武王姬发之子,姜子牙之外孙,西周第2位国君)时为加强对东方的控制,迁封韦伯国于防(今山东成武)

春秋时期,韦伯国因弱小,被鲁国逼迫,西迁于同宗的大彭国故地彭城(今江苏徐州),仍称韦伯国,后与彭伯国同时灭国。

秦汉时期,韦人其中一支由彭城(今江苏徐州,大彭国旧属地)东迁山东孟、鲁之地,与东夷防风氏混居,形成风姓韦氏的望族。另一支韦人向南逐步迁移到贵州、云南和广西地区,这是一支数量很大的韦人移民,与当地的土著混居形成了当今壮、瑶、布依、水、毛南、仡佬、仫佬、侗、苗等韦姓,尤其是壮、瑶、布依、水等民族中的大姓。

西汉时期,韦伯遐24世孙韦孟为楚元王刘交(字游,今江苏丰县人,汉高祖刘邦异母弟)王傅,辞任后回到家乡彭城(今江苏徐州),以读书写诗为生,成为彭城韦氏德高望重的儒吏,后韦孟举家迁于邹(今山东邹县),同宗的近邻亦有随迁者,彭城留居的同宗韦氏亦不少。韦孟去世后,葬于邹,其子、孙、曾孙四代都以诗书传家,为汉朝官吏,形成邹地韦氏大家族。

韦孟五代孙韦贤在家乡收徒授业,名声大振,号称“邹鲁大儒”。汉武帝刘彻(汉景帝刘启之子,西汉第7位皇帝)召韦贤前往长安(今陕西西安)任官,拜太子太傅,韦贤遂携妻儿(留子舜在家奉祀祖坟守业)定居长安,太子继位后,称汉昭帝,韦贤晋升为光禄大夫詹事、大鸿胪,汉宣帝继位后,封韦贤为关内侯,任其为长信宫少府,后任丞相,晋爵为扶阳侯,享始平(今陕西兴平)食邑七百户。韦贤年迈辞官后归于食邑地平陵(汉昭帝陵,今陕西兴平)安度晚年,去世后谥号为“节侯”,家人亦定居于平陵,成为显贵家族。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韦姓已经分布于长江南北的广大地区。韦姓人除避战乱者有南迁情况外,大部于原籍繁衍生息,位于今陕西西安的“京兆郡”也在此时产生,成为以后韦姓分支的主要源头。

隋唐时期,韦姓的繁衍仍以“京兆郡”即陕西一带为盛,因韦姓显赫之家多居于陕西长安县,而设韦曲镇,同时韦姓南迁入江苏、四川、安徽等地。

宋朝时期,韦姓的足迹几乎达到南方各地,已经成为广西大族。主要分布在中原和南方,形成了以豫鄂皖、广西为中心的两大韦姓聚集区。

明末清初,韦姓进入台湾。在全国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广西、江苏,其次分布于安徽、广东、福建、湖北。全国重新形成了东南浙苏皖、南方两广两块韦姓人口聚集地区。

历史名人

西汉初年诗人韦孟(今江苏徐州人,韦伯遐24世孙,任楚王王傅,并辅其子,德高望重)、西汉大臣韦贤(字长孺,今山东邹城人,韦孟玄孙,历任几位皇帝,均位居高官,号称“邹鲁大儒”)、南北朝南梁名将韦睿(又名韦叡,字怀文,今陕西西安人,韦贤后裔,任车骑将军,多次率军大败北魏军,被魏人称为“韦虎”)、太平天国将领韦昌辉(原名志正,又名正,广西桂平人,太平天国前期领导人之一、北王,洪秀全派其杀杨秀清,后被洪诛),著名运动员韦世豪,艺人韦正、韦唯、韦依等。

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

祠堂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北街村韦氏宗祠,始建于明朝崇祯年间,清朝顺治年间被毁,同治年间迁建于今址,民国时期扩建,五进院落,占地1300平方米。有春祭(二月初十日)和秋祭(八月初十日),秋祭规模庞大。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高峰乡东港村韦家大屋,现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纪念馆,1938年2月,奉党中央指示,红二十八军和豫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由高敬亭将军率领,下辖七、八、九团和手枪团,共计3100人。此后一年多时间内,四支队对敌作战九十多次,战果辉煌,极大地鼓舞了后方军民的斗争意志和信心。该纪念馆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代溪镇忠洋村韦氏宗祠,始建于明朝崇祯年间,清朝康熙年间扩建,后毁于火灾,1977年重修开放。

福建屏南忠洋村韦氏宗祠

家规家训家风

人遗子,金满籯
我教子,唯一经
能伺父母 能护妻儿
能敬长上 能睦亲邻
持孝守礼 善扬恶摒
能为榜样 能作栋樑
好学广识 与时俱进
见善必行 闻过必改
为人谋事 为众集事
德耀智兼 尽责守廉
能救患难 能广施惠
能解争斗 能决是非
趋吉避凶 解忧除患
兴利除害 正民之德
恪守清廉 行稳致远

现分布

韦姓在全国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广西、河南、陕西,其次分布于广东、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北、北京、天津、上海、山西、甘肃、内蒙古等地,其中广西分布最多。

常见单姓分布:韦姓主要分布在广西

总人口

韦姓约430万人,全国排名第66,在百家姓中位列第50。

总结

韦姓出自姬姓大彭氏,以国名为氏,始祖元哲为彭祖后裔,建立豕韦国,主要发源于河南滑县。豕韦国和大彭国均为夏朝重要的东方蜀国,商灭夏时均被灭,周朝复立国,春秋战国时期再次被灭国。早期世居今江苏徐州,韦贤携族人迁居今陕西西安,家族显赫,现今韦姓在广西为大姓,分布广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