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2024上海学区房指南:16区优质双学区全解析

创作时间:
2025-01-21 19:27:45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2024上海学区房指南:16区优质双学区全解析

在上海,学区房一直是家长关注的热点话题。随着教育环境的变化,如何选择合适的学区成为许多家长面临的重要决策。本文将详细分析上海16区的学区排名和初小配套情况,为家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学区房的重要性

中产鸡娃不断,学区房不灭。即便是近些年行情不景气,短期有些拉爆杠杆的新中产被打回原形,但是只要阶层还在流转,过一段时间新的中产诞生,同样需要学区房。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教育是教书和育人的结合体,既要学知识,也要塑造人格。

知识这个事考验天赋,育人这个事十分看成长环境。

学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待的最多的地方,你去了好的学校,身边的孩子家长都是总裁、教授、局长,孩子至少见识不会差。

圈层这事,并不是说说而已,很多名牌高校的同班同学不一定比得过上海一个好学校同班同学的圈子。

毕竟很多大学同学为了首付奔波的时候,这些上海本土的孩子们已经拥有了他们一生不一定追的上的资产。

因此,反过来讲,如果你已经有能力去通过学区房做了一个筛选,其实已经十分优秀。

大部分普通人,很多时候是没有选择权的,无法在孩子的学习环境和师资力量上做出选择,寄希望于孩子是读书那块料。

但是现在这个时代,不是想卷就能卷的到的,得有那个平台。

高考进行阶层分流的历史使命并没有结束,只是变相的前置了。

学校的分层,学区房的分级,某种程度上也成为维护自身阶层地位的围墙。

学区不会消失,只是会继续分化。

2024年幼升小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很多家长可能对目标校的对口地段和对口中学还不是很清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般来说,公办小学是户籍对口,公办初中有户籍对口、学籍对口、电脑派位三种录取方式,但小学+初中双学区,这种1+1>2的升学路径给了各位家长双重保险!

随着公民统招,民办摇号后,很多家长为了确定性,进入不错的学校,会考虑通过学区房进入一些不错的小学和初中,也就是所谓的双学区,今天我们整了下16区不错的优质双学区组合。

所以,我们整理了**【上海16区小学+中学优质双学区梯队组合】。**

黄浦区

黄浦区公办双学区组合最佳推荐主要以下:

徐汇区

徐汇区公办双学区组合最佳推荐主要以下:

静安区

静安区公办双学区组合最佳推荐主要以下:

虹口区

虹口区公办双学区组合最佳推荐主要以下:

杨浦区

杨浦区公办双学区组合最佳推荐主要以下:

普陀区

普陀区公办双学区组合最佳推荐主要以下:

闵行区

闵行区公办双学区组合最佳推荐主要以下:

  1. 闵实验+莘松
  2. 平南小学+实验西校
  3. 明强小学+七宝二中
  4. 复旦附属闵行实验学校九年一贯制
  5. 莘光学校九年一贯制
  6. 莘城学校九年一贯制

浦东

浦东区公办双学区组合最佳推荐主要以下:

  1. 张江高科实验(藿香校区)+张江集团
  2. 六师附小(羽山)+进才北校
  3. 福外/福山花园+建平西校
  4. 建平实验小学+建平实验中学
  5. 海桐小学+建平西校/进才实验学校
  6. 浦东二中心+进才北校
  7. 华二前滩(九年一贯)
  8. 进才实验小学+进才实验中学
  9. 上实东九年一贯制
  10. 洋泾菊园九年一贯制

宝山区

宝山区公办双学区组合最佳推荐主要以下:

  1. 宝山实验学校九年一贯制
  2. 上师大附属经纬实验九年一贯制
  3. 广育小学+淞宜中学

嘉定区

嘉定区公办双学区组合最佳推荐主要以下:

  1. 同济附属实验小学+同济附属实验中学
  2. 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九年一贯制
  3. 宋庆龄学校嘉定学校九年一贯制
  4. 普通小学白银路分校+交大附中洪德路中学

松江区

松江区公办双学区组合最佳推荐主要以下:

  1. 上外云间九年一贯制
  2. 上外松外九年一贯制
  3. 民乐学校九年一贯制
  4. 三新学校九年一贯制
  5. 华政附属松江实验九年一贯制

青浦区

青浦区公办双学区组合最佳推荐主要以下:

  1. 青浦实验小学+青浦实验中学
  2. 青教院附小+青教院附中

奉贤区

奉贤区公办双学区组合最佳推荐主要以下:

  1. 奉贤实验小学+奉贤实验中学
  2. 育秀实验小学+育秀实验中学

金山区

金山区公办双学区组合最佳推荐主要以下:

  1. 金山二实小+蒙山中学
  2. 金山一实小+罗星中学

长宁区

因为长宁较为特殊,公办初中都是通过电脑派位来确定初中学校的,没有固定的对口初中,所以理论上不存在双学区学校这一说。但是也考虑到有需要的人就先列了表格参考一下。

上海三公招生细则:

上海有16个区,上千所中小学,其中能被称为优质教育资源的仅10%。

而对于0-6岁的家长来说,很难对上海全城的教育格局有一个全面的认知。

学区不会消失,只是会继续分化。

上海以前的一些市郊学校都是村小,后来板块发展起来了,新居民聚集过来了,慢慢的也发展成了二梯队,一梯队。

学区本就是变化的,居民圈层对学区会起到极强的塑造作用,反之,单靠学区的房子恐怕也不长久。

学区房也是房,本质上逃不开板块分析、价值分析的逻辑。

具体如何选房,欢迎查看次条内容,感谢您的阅读。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