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肝,中医教你5招轻松护肝
秋季养肝,中医教你5招轻松护肝
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也是我们养护肝脏的关键时期。中医五行理论认为,“秋属金,应于肺。金克木,木应于肝”。这意味着肝脏在秋季容易受到影响。肝脏“体阴而用阳,阴亏则肝气虚”,而秋季气候干燥,容易使肺气旺盛,从而制约肝气,导致肝气虚弱。加之秋季由热转寒,早晚温差大,容易引发感冒、腹泻等季节性疾病,进而影响肝脏的健康。因此,秋季养肝尤为重要,科学的养护能够事半功倍。
调节作息,顺应自然
中医认为,“人卧则血归肝”。按时就寝,睡眠充足是养肝血的最好办法。在秋天,我们要睡好子午觉。《黄帝内经》曰:“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建议晚上10点左右睡觉,最晚不要超过11点,次日在保持8小时睡眠的基础上尽早起床。午休以“小憩”为主,半个小时左右即可,最多不超过1小时,养护精神。另外,睡前不要看手机,尤其有入睡困难的人们,一定要在睡前把手机放远一点,让精神充分放松下来,才更有助于睡眠。
饮食调理,滋养肝脏
秋季养肝,饮食调理至关重要。中医讲:“肝主青色,青色入肝经。”青色与肝五行相生。青色食物与肝脏相应,有助于滋养肝脏。夏季常见的绿色蔬菜有丝瓜、黄瓜、马齿苋、茼蒿、空心菜、冬瓜等,多食这些蔬菜有助于清热解毒、化痰湿、通经络。蔬者,疏也,有疏通的作用。多食蔬菜,少食辛辣油腻,胆管才能疏通,肝胆疏泄正常,肝才不会出现各种问题。
此外,酸味食物也有利于肝脏。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提到“肝欲酸”,说明酸味食物有利肝脏,许多水果如青苹果、葡萄、猕猴桃都带有酸味,有敛阴生津的作用。比如葡萄富含B族维生素及钙、钾、铁等矿物质,而且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被列入养肝护肝抗癌的保健食品中。在日常饮食中,适当增加青色食物的摄入,可以帮我们恢复肝脏的健康。
喝茶也是养肝的好方法。各种绿茶都有养肝的作用。肝病医师在这里推荐两款适合夏季养生的药茶:
- 二花茶:金银花、杭菊花、蒲公英、决明子各10g,开水冲泡15min即可,具有清肝明目、泻热通便的作用。
- 杞子菊花茶:枸杞子15g菊花10g开水冲泡15min,枸杞子具有滋补肝肾、明目、润肺的作用。枸杞子与菊花搭配,一补一清,适合肝血虚引起的莫名起急、夜眠多梦、口干、女性脸颊长斑、因肝血不足引起的头晕的人群。
情志调养,保持平和
秋季历来是文人墨客诗兴大发的时节。“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白居易感叹荷叶虽残破依然带绿的寥落景象,令人想起李商隐的那句“留得残荷听雨声”,不禁感叹时光的流逝;“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韩愈通过描绘木芙蓉与水芙蓉的对比,盛赞其不惧晚秋里寒露节气的清寒;“客程殊未已,岁华忽然微。秋桐故叶下,寒露新雁飞。远游起重恨,送人念先归”,孟郊见秋意阑珊,情不自禁动了归心;“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清秋无限恨,残菊过重阳”,李郢听着虫鸣声声,恰似故乡的虫鸣那般熟悉,秋日里的思念与孤寂显得格外漫长……
寒露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风起叶落,草木枯槁,人们容易情绪低落,易于伤感,有些人甚至出现季节性抑郁。“中医认为,易发怒、脾气暴躁、焦虑情绪都会大动肝火,对养阴不利。”韩强提醒,此时要学会潜藏情志,当出现紧张、激动、抑郁等情绪时,学会及时调整,多参与社交活动,与亲朋好友相聚,分享生活的点滴,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
中药调理,增强效果
潘主任还推荐了适合这个节气的药膳——金针五色菜。
- 食材准备:金针菇、山药、胡萝卜、黑木耳、莴苣、调料适量。
- 烹饪方法:将金针菇、黑木耳浸泡,在沸水中焯熟;将山药、胡萝卜、莴苣去皮切片,于油锅中爆炒熟,加入金针菇、黑木耳,搅拌均匀,加调料。
- 养生功效:清热润燥,养血调肝,补虚强体。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提高免疫力。
穴位按摩,促进气血
推肝经,可以通过外力刺激,疏通淤堵,唤醒或者增强肝经本身疏泄的力量。
- 推肝经注意补泻:顺经为补,逆经为泻。
- 如果平时肝火旺,两胁胀痛,动辄发怒,眼睛红,晨起眼屎多,口干口苦,这是肝经实火,建议逆着肝经,从上往下推。如果平时容易乏力、筋脉挛缩,夜寐不安,女性月经错后、色淡量少等这些表现,这说明肝气虚,气血虚,肝血不足,顺着肝经,从下往上推。
- 简便方法:坐在床上,屈膝,大腿内侧朝上,正中部就是肝经的位置。因为大腿内侧是最容易淤堵的地方,所以我们重点是推大腿内侧。双手交叠,或用一只手按住另一只手的手肘,稍用力向前推。左右腿交替,以略感疼痛为佳,也可涂些润肤油再推。推一次休息3秒,每天推5分钟。注意,晚上11点后肝胆经相继处于休息状态,不宜;经期和怀孕期也不宜。
按揉太冲、液门
- 在我们的手背上,有一个消炎退热的大穴——液门穴,它是清火散热的特效穴。它位于我们手背部,无名指与小指缝间,顶着无名指的骨头,推压时比较痛。经常按摩此穴,能疏利三焦、清热散风、滋阴润燥,有牛黄解毒片之功效。失眠烦躁、熬夜过多,出现眼睛干涩、眼结膜发红时,或因上火导致口干咽痛、口腔溃疡时,都可以按摩此穴来缓解不适。方法: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按另一只手的揉液门穴3-5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可作为日常保健。
- 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和输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原穴往往调控着该经的总体气血。人生气之时,肝也会受到影响,太冲这个肝经的原穴便会显现出一些信号,表现为有压痛感,温度或色泽发生变化。经常按揉太冲穴,可起到疏肝理气、滋养肝血的作用。临床最常用针刺太冲穴治疗肝阳上亢的高血压病。方法:用拇指或中指指腹,按揉同侧太冲穴,双侧可同时按揉3-5分钟,早晚各一次。
总之,科学养护肝脏不仅能让我们在这个多变的秋季中保持健康,还可以为身体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这些小知识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好我们重要的肝脏!